第(1/3)頁 李世民看著下面的大臣滿面寒霜,他現在最不想見就是李承乾,可是這個時候他能不召李承乾太極殿嗎? 下面的大臣都看著他呢,雖然在李世民看來李承乾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亡國之君。 而且根據姜行本的說法李承乾就是秦始皇轉世,這滿殿大臣自然怕他秦始皇轉世,可我李世民也是一代天子,怕他秦始皇什么? 李世民坐在上面臉色忽明忽暗,大殿里落針可聞,百官都等著李世民做出決斷。其實也是心思各異,首先是大部分跟李承乾沒有矛盾也不算親近的官員,這些官員基本認為李承乾是一個合格的皇太子。 所以這些官員對于李承乾是不是秦始皇轉世并不多在意,所以也并不相信李承乾是秦始皇轉世,對于李承乾與長孫無忌的爭斗他們是本著坐山觀虎斗的心態。 其次是與李承乾有利益沖突的官員,這些官員多是出身關中軍政士族,此刻這些官員對于李承乾是秦始皇轉世那是深信不疑,所以他們這會都十分的害怕。 還有就心向東宮的人,這些人要么是魏征交好的一些清廉自守的老臣,要么是一些自恃有才的寒門之士,還有就是李承乾提拔重用起來的鐵桿心腹,他們中有人是不相信的,也有人覺得只有秦始皇才有魄力把世家門閥徹打壓下去,讓寒門出身的士人得以出人投地。 而李承乾的鐵桿心腹基本上都知道李承乾派趙節去召薛仁貴的事,認為自己也可能是上天示夢給李承乾的人,以后必然出將入相成就一翻事業名留青史,這些人包括蘇定方心里都有些激動有些自得,更豎定了追隨李承乾的信念。 半晌百官見李世民不說話,高仕廉猜出了李世民的心思出面轉圜道:“陛下臣聽聞太子殿下病了,這些日子也不沒有上朝,臣以還是不打擾太子殿下養病為好。” 李世民正要就坡下驢,答應下來就見中書舍人柳奭走出來道:“陛下東宮離太極殿不過咫尺之間還是派個內侍去問一聲,畢竟千年之前的秦臣獻書給當朝皇太子也是祥瑞之事,當眾查問清楚日后史書也好記載。” 李世民一想也是,只得無奈地回頭對身邊一個內侍使個眼色,讓他去東宮傳旨。 “祥瑞恐怕也不盡然吧?”于志寧一邊走班列一邊道,但是他到底反應有些慢,若是長孫無忌或蕭禹在朝早就站出來做文章了。 “于庶子此話怎么講?”諸遂良還沒有走出來,就立即開口質問道。 于志寧聞言并不回頭看諸遂良一眼,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向眾臣道:“若是忠臣孝子獻書自然是祥瑞之事,可若是秦朝酷吏獻書也稱不上祥瑞。” 諸遂良聞言心里也是一驚,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書是好東西尤其是看不懂書的人,更是聽說個牛逼名字就會不明覺厲。 但是真正的讀書人對于書的好壞自然有自己的標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