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宮崇仁殿昨天被李承乾改成了武英殿。 李承乾昨天雖然收拾了長孫無忌和蕭禹但是這口氣還是沒有出來,就大筆一揮把天光殿改成紫光殿把崇仁殿改成武英殿。 老鬼知道李承乾心情不好,連夜派人做好牌扁換上,到第二天全新的武英殿已經出現在眾面前。 春日的午后,陽光明媚,斜風細細,給人以極其舒適的感覺,但是今天來東宮的這些大將卻一個個愁眉苦臉,像是剛被人逼良為娼的妓女。 不是真的愁,主要是表現出來是自己是被皇太子下令召集來的,不是自己主動要來的。 可能有些人會說既然不想就不來嗎? 皇帝還在呢,皇太子跳騰啥? 這就是光懂權謀不懂君臣之道的人才說的出來的話。 就這幾個人無論哪一個跟李承乾走的近了絕對沒有好處,但是李承乾明令相召敢不給李承乾面子,李世民也會親自動手收拾他們。 對皇太子不敬,皇權沒有敬畏之心還得了? 對李承乾有意見,我死了你是不是要造李承乾的反? 所以大臣是很難的,能像長孫無忌蕭禹那樣不怕李承乾報負的沒幾個,李泰不明不白的死了,李承乾卻依然拿著票擬的大權,就憑這一點就讓他們不敢拒絕李承乾的詔令 當李道宗和侯君集等人走到武英門,看見門眉上掛峋嶙有力的“武英門”三個大字時,均是一怔不由站住腳問引路的內侍道:“這不是崇仁門嗎?” 小內侍聞言解釋道:“太子殿下昨日把這里改成武英殿,這門也改成的了武英門,您看上面的字還是太子殿下親在毛寫的呢。” 侯君集聽了指著門上牌扁大喜道:“太極宮有武德殿,東宮原來都是崇文殿崇仁殿,太子殿下原也該多習武事,如今把崇仁殿改作武英殿也是應當。” 李道宗聞言也欣慰地點點頭道:“太子殿下自然是精通武事的,你不見東宮衛率現在練的越來越像樣了。” “王爺、潞國公,太子殿下說是有好詩和寶劍請我等觀賞,咱們還是快進去吧!”站在后面的張士貴笑呵呵地道。 “太子殿下作的詩自然都是好詩,不過俺來此就是為看這削鐵如泥的寶劍,俺可聽說龍首原煉鐵作坊打的犁頭都能削鐵如泥,這寶劍今天怎么著也得拿回去一把。”尉遲恭說著還不忘了看一眼李道宗和侯君集,意思是別跟我搶。 被一他一提醒,幾人哪里還站得住,李道宗帶頭連忙往武英門里走去。 幾人快步走進武英門就武英殿門前的廣場擺著一架屏風,屏風前放著幾張小高幾和椅子,小幾上擺著食盒和寶劍。 幾人看見鮮紅的劍穗微微地擺蕩著再也忍不住,忙加快腳步走到小幾前。 每人走到一張小高幾前,慌忙拿起幾上的寶劍就迫不及待拔出。 寶劍出鞘欺霜賽雪寒意侵人,被太陽一照耀眼生輝,直射的人不能細觀。 幾人不約而同地轉身背著陽光細細把玩手中的寶劍,一時場中只聽見呼吸聲和內侍打開食盒擺放酒果的聲音。 內侍把酒果擺好,連忙悄悄地退開,因為觀劍忘情尉遲恭已經擺好架子開始舞劍了。 尉遲恭舞了兩下,就被李大亮攔住了。 “鄂國公此處乃是東宮不是舞劍的地方!”尉遲恭被他一語驚醒,不好意思地笑笑,感嘆道:“這可真是好劍啊!” 說著忙收了寶劍系在腰上,那意思是這劍就是他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