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承乾聞言忙道:“父皇兒臣以為程名振進京后應安排參知政事、檢校民部尚書。” 李世民聽得微一點頭道:“唐儉就先罷職,民部尚書人選待朕見過程名振再做決斷。” “臣遵旨!”楊師道領旨,出令罷職唐儉的民部尚書。 長孫無忌一見李世民如此安排,這臉色一下子就陰沉起來,他萬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當他不存在。自他跟李世民相處以來這還是頭一回,一時間長孫無忌心里又羞又惱,看一眼點頭微笑的李承乾心里更是怒火中燒,暗暗發誓道:承乾你等著!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果然能從善如流,忍不住暗暗給他點贊,后面又議了幾件小事,李承乾也不在意都是馬周他們拿主意。 李承乾心里則盤算著如何設立他的東宮內閣。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小內侍從外面進來稟道:“啟奏陛下,滄州刺史薛大鼎歷年的資料都在這里了。” 李世民聞言立即停住正在議論的事情大聲道:“拿上來!” 李世民接過一疊舊紙,先看瞥一眼李承乾然低頭看薛大鼎的履歷資料。 殿里其他人也都伸長了脖子,等李世民看得結果,尤其是長孫無忌他一向自恃足智多謀,今天居然裁在了李承乾手下,這會兒再也不顧李承乾是他親外甥和太子的身份,就是想看李世民否定了薛大鼎。 李世民一直低頭看薛大鼎的資料半晌抬起頭來,默默地把資料交給下首的長孫無忌,無限感嘆地道:“確實是個良吏!” 長孫無忌接過薛大鼎的資料還沒有看,就聽見李世民這一句話有一種想吐血的感覺。 但是他依然堅持一目十行地把所有內容看完,待把薛大鼎的資料轉交給高仕廉,眼神閃爍幾下臉色就恢復了淡定。 眾人看一圈也都心里暗嘆,看來太子殿下也是下了工夫的。 薛大鼎字重臣出身河東薛氏,雖然一直在地方上做刺史,但他卻是在李淵起兵之時就投靠李淵的人,武德四年時做山南道副大使,在當地招撫流民屯田充實國用,十分有政績。 后來到了滄州做刺史,滄州在隋朝末年戰亂中遭受人為禍害的非常嚴重,薛大鼎到了滄州發現流經滄州的無棣河河道堙虛后,洪水橫流,一片荒涼景象。 于是薛大鼎就帶領當地百姓開修無棣河河渠,使得由無棣河上通運河下通東海,除了減少本地水患,增加灌溉良田還使得東海的魚鹽直通內地。 滄州做為中轉地經濟自然就發達起來了。 李世民待諸人看完便問道:“諸卿以為這個薛重臣如何啊?” 長孫無忌一聽心里暗不好,李世民又動了惜才的念頭,連名字都不叫了,直接稱呼他的字。 便連忙出聲道:“薛大鼎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確實是個良吏。只是他一直做地方小吏格局不大,如何能一下提到朝廷六部里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