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碳纖維-《以罪之名》
第(1/3)頁
墓碑這種東西,常見的材質無非是木頭或者石材,然而眼前這塊顯然不是,從觸感和敲擊的聲音判斷,是鐵制品。
嚴格來說,墓碑其實也有用金屬制作的,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較為罕見,且選用金屬的話大多數為中空,而不是像眼前這般實心。先不論要用多少的材料,就單說重量,就足以讓很多人選擇放棄了。
正常的墓碑,通常會由兩部分構成,豎起來的碑上面貼著過世之人的相片,篆刻著名字,此外還有墓志銘。平鋪的那面會介紹其生前事跡,很多時候也會被追思之人當做供桌來用,擺放鮮花或者紀念之物。
白中元眼前的墓碑,沒有平鋪的那塊,只有豎起的碑面上貼著丁亮的照片,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
“究竟是倉促之下未能將其完善,還是說只有這塊豎著的墓碑呢?”白中元嘀咕著,將手電光進行了調整。
“發現什么了?”這個時候,方言小心翼翼的靠了過來,聽完白中元的話之后,不由的露出了費解的神色,“會不會是時間不夠,所以才匆忙弄成了現在的樣子,用鐵制成墓碑,會不會隱藏著兇手的什么動機?”
“動機先不提,我覺得不是倉促。”白中元借著手電仔仔細細的觀瞧著,“老方,你看看這碑面,十分的光滑,顯然是細致打磨過的。還有這邊邊角角,絲毫的毛刺都沒有,就連焊接的部分也都相當的齊整,這是做過充分準備的。”
“這么大一塊墓碑,實心的話至少要二百來斤,嫌疑人怎么弄過來的,這是不是一條可供追查的線索?”
“價值不大。”白中元搖頭,“最近前來掃墓的人多,嫌疑人稍加偽裝便能混過去。他完全可以開車順著大路過來,來到墓園之后使用拉載貨物的推車將墓碑運過來,況且他還可以選擇晚上來做這件事兒。這座墓園與西山其他的墓園不同,沒有守墓人,可以說為犯罪事件大開了方便之門。”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么沒有車轍印?”方言表示行不通,“除非,這塊墓碑很早就運到了這里。”
“正確。”白中元也是這樣想的,“從案件征象判斷,肉聯廠的案子擺明是蓄謀已久的,提早布局完全符合邏輯。”
“費盡心思弄一塊鐵質墓碑,犯罪嫌疑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我倒是想到了一點。”
“什么?”
“為布下“密室殺人”的疑局創造條件。”
“中元,你是說為了將丁亮置于墓碑的前面,從而達成墓碑方圓五米之內不留下任何的痕跡的目的?”方言眉頭緊皺。
“沒錯。”
“可犯罪嫌疑人是怎么做到的?”
“你看看這里就知道了。”示意湊的近些,白中元將手電照向了墓碑的上方,那里隱約可以看見淡淡的摩擦痕。
“這是什么?”方言不解。
“老方,我們都知道,丁亮不可能憑空出現子在這里,兇手一定是采取了某種方式將其置放于此的對不對?”
“沒錯。”這點方言不會否認,表達了贊成的態度,“這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到底采用了什么方式呢?”
“這應該就是答案。”白中元依舊指著淺顯的摩擦痕。
“你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方言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清楚其中緣由。
“兩個字,杠桿。”
“杠桿?”稍作思索,方言恍然大悟,情緒也有了幾分激動,“沒錯,如果是杠桿原理的確是能解釋通的。”
白中元進行還原:
首先,墓碑加上底座的高度在一米五左右,而跪在地上頭顱低垂的丁亮大概在一米出頭,騰空置于墓碑前,地上不會留下任何拖痕。
其次,墓碑上面有著淺顯的摩擦痕,說明犯罪嫌疑人在利用杠桿的時候采取了相關的保護措施,比如用毛巾包裹。饒是如此,因為撬動的時候重力很大,加之要將丁亮從五米之外拖到墓碑的前面,還是留下了破綻。
再次,杠桿只要夠長,莫說是一百二三十斤的丁亮,就算是地球都能撬動起來。
最后,墓碑前面五米外存在凌亂的痕跡,后面十米處的現場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距離差完全滿足杠桿的使用條件。
綜上所述,可以合理的將兇手作案過程呈現出來。
他將已經遇害的丁亮放置到墓碑前面的五米處,并用繩子打結做出套環,隨后走到墓碑后面十米的地方將長長的杠桿伸到前面去,撬動起丁亮的尸體之后,向后拽拉杠桿,將其拖到了墓碑的前面。
能夠利用杠桿把人拖過去,置放兩個盤子就更容易了,至于那張遺像般的照片,同樣可以如法炮制,只需在照片碑面涂抹些漿糊或是膠水就成。如此一來,就營造出了眼前這般密室殺人的假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岢岚县|
禹城市|
抚松县|
咸丰县|
库尔勒市|
淳化县|
安丘市|
麻栗坡县|
讷河市|
丹凤县|
伊春市|
綦江县|
兰坪|
昌乐县|
龙海市|
广安市|
古浪县|
马公市|
锦州市|
张家港市|
泸定县|
马尔康县|
耒阳市|
胶州市|
大庆市|
新干县|
诸暨市|
彭泽县|
巴彦淖尔市|
江津市|
上蔡县|
宜宾县|
达拉特旗|
富裕县|
会东县|
万安县|
甘孜县|
绥芬河市|
大城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