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問題-《以罪之名》
第(1/3)頁
在沈海濤于何正相繼遇害后,白中元便推導出了肉聯廠連環案的顯性征象。一為受害人的雙腿凍傷,二為153這組數字。
何正遇害的那天下午,他曾經接到過一個電話,通過移動運營商的協查發現號碼是屬于西山墓地一名守墓人的。當時那個人看到了一只黑貓,從而遭受襲擊陷入了昏迷,白中元始終想將這條線索合理的植入案情當中,從而對邏輯鏈做出補充,如今總算發揮出了相應的作用,推斷和鎖定丁亮所在之地。
稻草人、童男童女、轎子,在民俗之中象征的都是死亡,西山墓地完全契合這點。而153這組數字也將在此時發揮出效用,指出丁亮所在的精確位置,這也是顯性征象的可貴之處,遲早會有關鍵的用處。
距離遠,路難行。
白中元不會浪費這段寶貴的時間,這兩天忙于查案沒能及時與周然和方言做出溝通,有些情況他必須做個了解。
(1)法醫的后續尸檢結果如何?
(2)技術科的物證檢驗以及檢材線索結果又如何?
聽完問題,周然毫不遲疑的說道:“后續的尸檢結果有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白隊后續提供的那根膠管。”
“怎么講?”白中元都快忘記這事兒了。
“之前的尸檢中,發現何正的嘴里以及食道當中存在油膩狀物體,當時我以為他是吃肉太多來不及消化凝結而成的。但后來整合那根膠管以及頭孢藥物的碎片后,才知道那些油膩應該是膠管經過食道進入胃部時留下的。”
“否則不會有油膩凝結對不對?”白中元直指問題的本質,“因為就算何正是吃飯完后立刻死亡的,尸冷形成過程中依舊會將油膩狀物體融化,而從他遇害時保持跪坐姿勢來看,一定會緩慢進入食道深處乃至于胃里面。”
“沒錯。”周然點頭,“正是因為這個細節的存在,才解開了何正胃部當中為什么會有頭孢藥物殘留。正如你所說的一樣,尸冷形成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正常情況下不會留下胃溶性藥物碎片。”
“有一點我比較好奇,嫌疑人是通過何種方式將膠管送入何正胃里面的,是不是利用了冰凍的原理?”
“完全正確。”周然直接說道,“將膠管置入低溫環境中冰凍,待到變硬以后在上面涂抹豬油進行潤滑,如此一來便可以輕易深入到受害人的胃部,然后利用膠管的中空將頭孢藥物碎片弄進去,這就是兇手所采用手段。”
“很聰明。”方言有感而發,“豬油起到潤滑作用,同時又很容易被忽略,畢竟何正那晚吃了很多的狗肉。將頭孢藥物掰碎置入胃里面,可以造成藥片尚未消化完的假象,從而完成對作案時間的混淆。”
“換言之,流浪貓狗爭搶膠管,就是為了上面殘存的豬油?”此時,白中元想到了那群瘋搶的動物。
“這方面我不懂,還是不表態為好。”周然回避。
“只能這樣解釋了。”方言倒是不避諱,“流浪貓狗饑餐露宿的,冬天又很難覓得食物,不去爭搶才怪。”
“嗯。”表示認可這一點后,白中元又問,“老方,技術科那邊的結果應該出來了吧,你了解過沒有?”
“全都了解過了。”方言著重說明著三點,“首先是出現在沈海濤宿舍窗臺下面的那塊橢圓形碎步,經過核實是屬于何正的,因為技術科在他的床下面找到了一條褲子,破裂的痕跡完全相合。”
“其次是倉庫里面的那間密室,找到了三個人活動過的痕跡,其中何正的最多。然后是葉止白的,血跡和碎布條都來源于他,技術科的檢測和外勤的排查可以證實,那天晚上有兩條流浪狗是何正宰殺的,剩下的全部都是葉止白所為。”
“最后,在其中一條桌腿兒上面,提取到了幾枚保存完整的指紋,經過比對之后是屬于丁亮的。換言之那晚與何正吃飯的人,應該就是他。或許是出于慌亂,也或許是疏漏,沒有抹除掉上面的指紋。”
“這么重要的線索為什么不早說?”白中元有些怨言,如果早點兒確定指紋的事情,丁亮或許就不會逃掉了。
“我倒是想早說,不得等檢測結果嗎?”方言表示很無力,“不過這樣也好,早就申請更換相關儀器和設備,因為局里領導班子的調整始終沒能批下來。就在你回支隊前,政委把這事兒一說,馬上拍板同意了。”
“唉……”
對此,白中元只能發出一聲長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總有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但這并不是抱怨和牢騷的理由。
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
……
車子抵達西山附近之后,白中元直接將范圍框定在了沒人看守的墓園里,也就是上次找到許琳的那座。
相較于車水馬龍的市區而言,山里的雪化的較慢一些,好處是可能獲取到有價值的痕跡,壞處是行走起來阻礙很大。
不知道是年關將至掃墓的人多,還是諸如老鬼頭那樣前來打野味兒的出入頻繁,總之這里的腳印很多,可以說數不勝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旬邑县|
昭通市|
楚雄市|
合川市|
遂昌县|
玛多县|
梧州市|
建平县|
灌阳县|
政和县|
翁牛特旗|
乌兰浩特市|
青海省|
土默特右旗|
金堂县|
达拉特旗|
肥东县|
扬中市|
泾阳县|
平罗县|
阿巴嘎旗|
淮安市|
台北市|
留坝县|
理塘县|
桂东县|
开封市|
讷河市|
临安市|
房产|
丰顺县|
麻城市|
鸡东县|
昭苏县|
平南县|
明星|
开封县|
南京市|
湖南省|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