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想到羅曼小姐的中文說的還挺不錯的。”看著三位叔叔離開,凌正道悻悻地對羅曼說了一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是值得人去研究。” 羅曼的言語中雖然帶著對中國文化的贊賞,可是在凌正道看來,這樣的贊賞其實并不是好事。 一個外國人要了解中國,目的是什么?無非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因為一個外國人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還了解中國文化而感到對方很親切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你要知道人家之所以要了解你,就是為了要對付你。 凌正道在迪隆遇到的一些外國人,有好幾個都懂漢語,這讓他感到很有壓力,外語方面他實在是不怎么在行,同樣外國文化也了解的不多。 這無疑就是一種被動。 身為國人不僅要以自己國家的語言文化引以為傲,更要用一種謙虛的心去學習外國人的優點,而不是固步自封,以別人學習自己而沾沾自喜。 羅曼之所以留下凌正道,除了并不信任凌正道之外,同時也是很像了解一下這個人。 毫無疑問,按照羅曼所掌握的相關資料,凌正道應該是一個極具經濟頭腦的人才,人才無論在什么地方那都是受歡迎的。 當然羅曼并不是一個輕易相信資料的人,她還要親自驗證凌正道這個人才。如果這真是個可用之才,那絕對是賺到的。 正是因為別有目的,羅曼對凌正道這個人質也是以禮相待,而且還特意將凌正道安排在自己的住處,多蘭城里的一座別墅中。 資本家就是會享受!看到羅曼所居住的別墅,凌正道再次驗證了自己的看法。 迪隆是一個相對貧瘠的國家,除了礦之外真的就沒有什么了,氣候非常干旱,現在很多迪隆人民連喝水都是問題。 可是羅曼的別墅中,卻有一處很大的碧藍泳池,清可見底。這與那些只能喝泥漿水的廣大迪隆人民群眾相比,反差還真是夠大的。 當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迪隆人和大多數非洲人一樣非常的懶惰,懶到什么程度?寧可挨餓也不肯去種地糊口。 用資本家的話來說,就是上帝在非洲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資源財富,可是這里的人就眼睜睜看著,黃金、鉆石等資源財富被別人挖走,自己卻懶得去開采挖掘。 懶惰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直處于半殖民地統治下的非洲,思想過于固化,完全沒有任何的自主思想。 也許非洲需要一位偉人來改變現狀,只是在如今的環境下,許多國家都不會讓非洲輕易出現一位偉人的。 凌正道懶得想那么多,這會兒他正在享受資本主義的美好生活,躲在遮陽傘下戴著太陽鏡,穿著一件花汗衫,手里還拿著一杯香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