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戚雅跑到中平縣找蘇瀾了解凌正道時,凌區長卻在接受市政府的批評。 “老工業區的開發項目,絕對不能出現走關系走門路的情況,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絕對不能姑息!” 借著李哲受賄的事情,寧斌大作文章,算是徹底把之前的面子都找了回來。 雖然寧斌沒有提凌正道的名,但是大家都清楚,這是在敲打葉霜書記的“馬前卒”凌區長,這就是急著站隊伍的下場。 如今兩位領導正處于拉鋸狀態,局勢還不明朗,許多人都不敢急著站隊,就怕萬一那天,自己變成領導角力的炮灰。 人往往都會把簡單的事情想復雜,卻又把復雜的事情想的太簡單,這一點在官場上是最為明顯的。 凌正道不在意這些,經歷了這么多事,他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你別管領導有多大意見,只要能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干出成績,領導自然是不會找你麻煩。 以前處處迎合領導,那是沒有機會沒有權力,如今不缺機會也不缺權力,凌正道自信沒有必須把自己搞得那么小心謹慎。 官場上的升職有幾個重要階段,其一就是機會的把握。 一個新公務員來到單位,想要把握機會,就必須要在有能力的情況下迎合領導,為自己創造機會。 這也是官場上最難走的一步,有些人窮極一生,也沒有抓住過這個機會,覺得是自己命不好,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可抓。 然而機會和能力是對等的,也就是說沒有能力就不會有機會。 裙帶關系這東西的確是創造機會的最好手段,但是卻不絕對,你達不到那個能力,再好的裙帶關系也救不了你。 就比如凌正道,起初唐立君因為把柄原因為了穩住他,把他放在國稅局辦公室,擺明了就是將其留在身邊,給個輕松差事搞定罷了。 顯然那時候,連唐立君都覺得凌正道成不了什么氣候,如果凌正道沒有能力,現在人可能還在國稅局辦公室喝茶呢。 唐立君給凌正道創造了第一個機會,凌正道立刻就拿出了自己的能力,借此上升了一步,最后一路殺到了副處級的位子上。 憑的是什么?就是個人的能力。 其二就是敢為別人所不為,大家都是按時上下班,你憑什么能升職?關鍵就在這個敢為別人所不為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