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孫廠長,我想召開一次職工會議,談一下停產(chǎn)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嗎?”凌正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可不行,如果停產(chǎn)了,那職工可就沒飯吃了。”孫義明連連搖頭。 “可是就這樣賠下去也不是辦法,現(xiàn)在市里已經(jīng)沒有錢了,這樣下去遲早還是要停產(chǎn)的。” 凌正道說出了殘酷的事實,這一刻他總算明白了,為什么周良信誓旦旦地認為東方鋼鐵廠會破產(chǎn)倒閉,原因就在這里。 然而對于凌正道所說的事實,孫義明還是不認同的。 在他看來無論怎么賠錢,只要廠子還生產(chǎn),職工就能穩(wěn)下心來,不然的話,職工就會鬧事的。 這就是好比是飲鴆止渴,明明知道是毒藥,但是快要渴死了,卻還要不得不喝下去。 成州市企問題只是一些市企、國企的縮影,類如東方鋼鐵廠這種賠錢也要干下去的廠子,其實也是屢見不鮮的。 所面臨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職工的就業(yè)問題,以及各種生活保障問題。 作為一名老工人,孫義明在這方面的認識要比凌正道清楚許多,即便是明知道賠錢,明知道沒有希望,他也必須要堅持下去。 “凌廠長這個會不能開,鋼鐵廠更不能停產(chǎn),哪怕是少發(fā)幾個月工資,也不能讓那些老職工沒了希望,都大大半輩子了,大家都指望著廠子呢。” 孫義明的這番話在外人聽來,實在是有些可笑,明知道廠子沒救了,那還指望個什么勁?這其中的無奈,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會體會。 凌正道并不是很體會孫義明的話,畢竟他實在是不明白,這樣堅持的意義是什么。 如果是一年前,凌正道會十分果斷地讓東方鋼鐵廠停產(chǎn)。他向來行事果斷,在環(huán)保局時取締中平縣近半數(shù)企業(yè),就足矣說明這點。 然而現(xiàn)在的凌正道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坐某一件事時,他必須先要找到補救得措施,他不想看到上河村的悲劇重演。 “還是開會吧,我盡量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fù)。”想了好一會兒,凌正道還是想和大家好好談?wù)劇?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