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著實咽不下這口惡氣。 雖然因為高啟明的緣故,原本的合作計劃節奏被打亂了,不過西非總統柴里斯的態度,還是讓凌正道比較滿意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柴里斯在得知歐洲方面態度后,第一時間讓凌正道離開西非,恐怕凌正道這次真的就回不來了。 當然柴里斯之所以如此幫凌正道,自然還是因為他看重與凌正道的合作利益。他不希望因為所謂政治因素,影響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柴里斯的一些態度,也是歐洲方面非政治家族的態度,然而鉆石家族的諸多盟友家族中,類如m國羅曼家族的這類政治家族,卻也不在少數。 “統帥先生,或許我們現在需要一些沖突,現在一些問題,我個人覺得武力解決還是比較合適的。” 柴里斯竟然對凌正道提出了這么一個要求,雖然這個要求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對于柴里斯的處境卻非常有幫助。 作為主合作派的柴里斯,已經引起歐美政治家族的不滿,這意味著他西非總統的身份岌岌可危。 同時,在決定拒絕與迪隆聯邦合作的同時,歐美方面也決定加強xyi雇傭兵公司的軍事力量,以便于全面對抗來自迪隆聯邦的威脅。 如果事態真發展到了后者的情況,柴里斯在西非的位置的確是岌岌可危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柴里斯只能再次選擇與凌正道合作。 迪隆聯邦目前的優勢在于,可以輕而易舉地掐斷西非通外的貿易路線,當然這種半路劫持的方式,肯定會引發雙方武裝沖突的。 凌正道在與xyi雇傭兵的武裝沖突之間,其實勝算并不會太高,甚至在xyi雇傭兵公司,得到進一步武裝力量加強后,凌正道的聯邦政府軍恐怕更難于招架,更不要說歐美國家的趁機介入。 不過在柴里斯看來,凌正道手中卻還是有兩張底牌的,這兩張底牌如果打的好,就足矣改變現在的局面。 凌正道所謂的底牌,就是迪隆聯邦如藍行省鉆石礦,以及在孟買的貿易港口股份。 “總統先生,我非常感謝您對我們彼此間友誼的重視,不過我并不是一個喜歡戰爭的人,而我所需要的,是您在商業上的相關支持。” 凌正道在對西非進行友好訪問之前,也并沒有確定與西非方面達成相關合作事項,所以類似于現在的結果,也是完全在他考慮之中的。 如果從另一個層面講,現在的結果還算讓凌正道滿意,最起碼拉攏了柴里斯這個合作伙伴,這對于打破鉆石家族的市場壟斷是很有利的。 至于與西非xyi雇傭兵公司起武裝沖突,這是一件硬碰硬還不討好的事情,凌正道還是極力想避免的。 再說了,誰說要擺平xyi雇傭兵公司非要用武力去解決?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