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迪隆剛剛經過了冬季迎來了春天,不過這里的季節變化并不太明顯,最大的影響就是迪隆現在正在經歷一個有些漫長的干旱時期。 雨季要兩個月后才到來,現在迪隆的干旱問題已經極其嚴重了,再熬兩個月肯定會死很多人的,這在迪隆包括很多類似迪隆的國家也是一種常態。 凌正道作為迪隆聯邦國的總統,自然不能看著自己的“子民”渴死餓死,為此這段時間,他也是一邊打仗一邊打深井和屯糧。 為了保證水源,以及足夠的糧食,凌正道把用來賣武裝直升機和坦克軍火的錢都掏了出來,也是因為軍費開支被縮減,凌正道的政府軍沒有那么多飛機大炮,所以一時間也無法對那些反政府軍閥造成太大威脅。 管那些非洲人死活干什么,直接弄飛機大炮干不就行了,把那些地方軍閥統統打殘,看誰還敢不服。 如果凌正道只為展自己勢力,自然是可以見誰不服就打誰的,可是他現在要的是統一迪隆,所以就不能只想著打打殺殺。 再者說了凌正道并不喜歡打仗,上戰伐謀,其下攻城,打打殺殺攻城略地永遠都是下策,成大事者靠的不是肌肉而是頭腦。 “小先生,多蘭城附近又來了一群難民。”一身中山裝的馬三眼走進了房間,向凌正道匯報了這么一個消息。 馬三眼馬三叔那是文化人,不像張老二和丁六那樣,稱呼凌大總統“你娃”什么的,人家一直稱呼凌大總統為小先生。 這就是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差距? “嗎的!這肯定是那些黑孫子軍閥,把人趕到咱們這兒來的!”張老二聽到這里,忍不住就罵了一句。 現在整個迪隆都快吃不上飯了,那些反政府軍閥為了牽制凌正道,時不時就把一些老弱病殘驅趕到凌正道所控制的卡多城和多蘭城。 如此一來,原本還有些空曠的卡多城和多蘭城都快人滿為患了,凌正道也是不得不拿出更多錢,用來養活那些幾乎沒有什么用的老弱病殘。 說起來這也是一種戰術,消耗戰!讓凌正道內憂外患無法旁顧。 當然凌正道也可以再把難民趕別處去,只是他并沒有這么做,先他是正規政府,你政府不收難民算什么政府,那和軍閥土匪還有什么區別。 這一招說起來也是挺損的,就是不斷把老弱病殘難民向凌正道這兒送,你敢把人趕走,你還算什么政府,你把人都留下拖不垮你才怪。 凌正道對此自然是欣然接受,政府嘛,就算有困難,也不能對難民坐視不管的,不僅要管,有病的給治病,沒飯的給飯吃,必須要讓迪隆人民感受到政府的關愛。 為此張老二也是不止一次說,凌正道這是上了人家的當,早晚卡多城和多蘭城就會變成難民集中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