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君的身份很神秘,喻如藍也一直不知道秦君背后的人是誰。 再者說了,喻如藍與杜鋒并不太熟,因為以前她身邊的那個大人物,就是被杜鋒派系給搞下去的,兩者算是敵對的關系。 不過沒有不透風的墻,喻如藍現在利用各種手段,與燕京的很多高官都頗有聯系。秦君一死自然是有人議論這個人,喻如藍也得知了秦君原來是杜鋒的兒子。 杜鋒這個人的手腕,喻如藍是清楚的。當年中紀委巡視組一行去吳江省查問題的有去無回,就足矣說明杜鋒的膽大妄為之處。 連中紀委都不放心眼里的杜鋒,身為南海市的市委書記,還不敢再南海市對付凌正道,那就不是杜鋒了。 雖然沈慕然也意識到了凌正道的危險,特意從燕京前往南海市保護凌正道,可是在喻如藍看來,這樣的保護并不能絕對保證凌正道的安全。 為此喻如藍在燕京,又利用一些人找到了燕京的某位高官,這位高官與杜鋒的關系很緊密,自然也不想因為杜鋒的一些過激做法,最終牽連到自己。 正是因為喻如藍的間接透露,杜鋒為殺凌正道要在南海市搞大事件,燕京那位高官才及時打電話阻止,而杜鋒也在多方面考慮下放棄了原定的計劃。 這次如果不是喻如藍,凌正道現在早就被炸成灰落入大西洋中了。 凌正道能夠結實喻如藍,甚至說是俘獲喻如藍,那絕對是一件幸事,只是喻如藍為人亦正亦邪,而且想法極其瘋狂。 如此一來,凌正道或許是成也喻如藍,敗也喻如藍。 其實每個人都活在一個框里,包括喻如藍這樣的人,她的框就是對權勢的崇拜與追逐。走不出這個框的結果就是坐地為牢! 對于凌正道來說同樣是如此,如今身在非洲的他,正被圍在卡多城和多蘭城地區的這個框里。 凌正道在迪隆最初的計劃是“廣積糧,緩稱王”,可是統治卡多城和多蘭城來的太順利了,而且又有m、e雙方的支持,這個時候趁熱打鐵正名絕對也是個好機會。 為此凌正道果斷選擇了這一步,在不經其他軍閥允許下,成立迪隆聯邦國,并給自己安了一個總統的名號。 現在凌正道所控制的卡多城和多蘭城,就是正統的迪隆政府,軍隊也是政府軍,不過有政府軍,就有*軍。 迪隆的其他軍閥,可不認同凌正道這個中國人總統,別說凌正道是中國人,就算是他不是中國人,那也各自求利的軍閥,也是不允許出現這種一家獨大局面的。 為此這一個月時間,卡多城和多蘭城地區邊境,時常就會生各種武裝沖突。各地軍閥……對了,按照迪隆官方的稱呼,這些軍閥被稱為*軍。 *軍雖然單打獨斗不是凌正道的對手,可是凌正道也有些架不住這些*四面圍攻,而且今兒打一架明兒干一場的,各項損耗也太大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