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經此一病后,對鐘希望更好了,完是把自己壓箱底的本事都拿出來教鐘希望了,說話的語氣溫和了,兩人相處時也融洽親昵了許多,連帶的,兩家人的關系也是愈發和睦了。 二奶奶退熱后身體難免虛著,鐘希望一家便主動過來幫忙照顧她。 二奶奶愛干凈,鐘希望和鐘娘便替她將屋里屋外拾掇得干凈利索,臟衣裳洗干凈,一日兩餐做好端送過來,雖然只是簡單的玉米面混著野菜的稀飯。鐘爹負責把比較費力的體力活干了,比如將廚房的大水缸給挑滿,將院里院外原先被開墾出來種菜的空地再重新翻一遍,種上二奶奶要求的菜種。 許多年后,二奶奶每每回憶此間情景都會忍不住慶幸感嘆,多虧她當年一時興起的多管閑事的心思,這才讓她有了鐘希望這么一個貼心的小徒弟,小忘年交,很多時候她自己親閨女都顧及不過來她,而鐘希望一家卻能在她有困難熬不過去之際及時出現在她身邊護她安然周。 二奶奶的身體養了半個月才完好了。不過,二奶奶畢竟是年紀大了,再加之常年營養不良,頭痛腰痛風濕痛啥的老毛病一直跟隨著她。其實鐘爹和鐘娘也多少有這些病癥,不過在鐘希望近一個月的吃食供養以及夜晚用藥湯泡腳后,兩人的病癥已然痊愈了。 雖然二奶奶現在算是鐘希望的師父了,但她仍然不敢妄自把空間里的藥浴水公然拿出來供她使用。活過一輩子了,她這個“老太太”再怎么看著和藹慈祥,但其實心性里自然而然都帶著幾分理智自私,凡事都會把對自己不利的方方面面考慮到。于是鐘希望便退而求其次,將自己之前在空間浸泡過中藥的蘆葦席送了一張給二奶奶用。 二奶奶顯然也是個通透人,在發覺藥席的效果很好后,不但沒有盤問鐘希望這藥席是如何制成的,反倒還善意地提醒鐘爹,若是他有這份制藥席的手藝倒是可以作為營生的手段,但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將藥方給泄露出去了。 二奶奶是好意,且說得語重心長,可鐘希望對此只笑笑沒做解釋,她心里其實是非常沮喪的,想她之前何嘗不是這個心思,只可惜,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嘛,只能讓人無奈嘆氣了。 清明時節,鐘爹帶著一家子給早已過世的鐘爺鐘奶燒了紙錢后,又帶著一家子去了鐘娘的娘家所在地——小王村,去給岳父岳母燒紙錢。 小王村距離鐘劉村不是太遠,只五六里路,不過因為前幾天連綿陰雨不斷,泥土路變成了稀泥路,走上去深一腳淺一腳的,一不留神還會滑倒,鐘爹鐘娘一人抱著一個孩子,帶著鐘希望步行走了近一個小時才來到小王村。 鐘娘的娘家老房子和一畝地早在她嫁給鐘爹后便被鐘娘父母的一個遠房子侄給繼承了。不過這個“繼承”說是強行霸占也不為過,想鐘娘嫁給鐘爹之前,那個遠房子侄可沒少給鐘娘施加壓力,什么難聽的話都說過。 鐘希望上輩子曾聽說過有關鐘娘的閑話。鐘娘父母,也就是鐘希望的姥姥姥爺,老兩口一輩子只有鐘娘一個閨女,便在鐘娘十八歲時替她找了個青年做上門女婿。這個青年名叫沈有福,是外鄉逃難過來的孤兒,倒是生得人高馬大模樣周正,但四體不勤,性子還窩囊沒什么本事,若非姥姥姥爺發覺他們老兩口身體不行急于找個上門女婿替他們照顧閨女外加將老王家傳承下去,也不會找上他。 成親后,老兩口還在世時,沈有福還算本分聽話,不過沒兩年老兩口相繼去世后,沈有福的本性便漸漸顯露出來了。懶惰沒本事不說,還動輒對鐘娘非打即罵。鐘娘與沈有福成親八年卻始終沒有子嗣,外人都說鐘娘是不下蛋的母雞,而沈有福本人更是對鐘娘多有怪責,不顧家不說還拿著鐘娘辛苦積攢的錢去外頭鬼混。許是老天爺都看不過眼了,讓他在一次醉酒后跌進大河溝里淹死了,從此鐘娘便成了寡婦。 三年后,鐘娘嫁給了鐘爹,又兩年后生下了鐘希望才徹底擺脫她以前在小王村時生活的陰影。 到了小王村,鐘娘并不打算去已經被霸占的老家,而是直接和鐘爹來到姥姥姥爺的墳頭燒紙。 姥姥姥爺是合葬在一處的,小小的一個土包,在周圍十來個土包墳中很不顯眼。年前鐘娘過來燒過一回紙,順便清理了上頭已經枯黃的雜草,這回過來,墳頭上又長出了新一茬的野草。鐘娘和鐘爹重新清理了野草,在土包墳上又添幾捧土,擺了一碟玉米面窩窩頭就算是祭品了,這才開始燒紙錢。 許是觸景生情,鐘娘一邊燒紙一邊就紅了眼圈流出眼淚,鐘爹在一旁一邊燒紙,一邊低聲勸慰鐘娘。鐘希望抱著睡著的鐘小妹和鐘小弟兩人默默地站在一旁。 燒完紙,鐘娘接過鐘小妹抱在懷里,讓鐘希望和鐘小弟也跪在墳前磕了三個頭。 這時,有小王村的人也來上墳燒紙錢,鐘娘見了便打了聲招呼:“秦叔,你是來給秦大娘燒紙的吧!”鐘爹跟著鐘娘叫了一聲,而鐘希望也自然而然地喚了一聲“秦爺爺”,鐘小弟則學著他大姐叫了一聲。 “啊……” 來人是個瘦高的老頭,六十多歲的年紀,一身青色長衫,仍舊留著舊時的長辮子,頭上戴著一頂青黑的瓜皮小帽,眉毛很濃,眉間深鎖著倒八字的皺紋,眼神深邃,鼻梁和顴骨都很高,上唇和下巴上均留著灰白胡須,整個人顯出幾分舊時私塾先生的斯文儒雅的氣質來。 鐘希望聽鐘娘講過這老頭,名叫秦厲,雖是小王村的外姓人家,但因為早幾輩就在這里定居了,有些家底,一家子都是讀書人,出過幾個秀才,也算是書香世家了。傳到秦老頭這一代,子嗣有些單薄,他本人是獨子,而他一生也只得一個閨女,也是找了個上門女婿,而那個上門女婿也是個短命的,連帶的也拖累了他的閨女,倆人竟是一前一后都走在了他和老伴前頭,留下一個小孫子,和鐘希望同齡。 在外人看來命運對秦老頭已經夠冷酷的了,卻不想更殘忍的還在后頭。兩年前,與秦老頭相依相持的老伴也先他一步去了,如今秦老頭只和小孫子兩人相依為命。 秦老頭也是考上過秀才的,年輕時便在鎮上開了一個私塾學堂教書。本想著將學堂教給自己閨女女婿打理的,結果閨女女婿沒了,再后來,世道亂了,雖然戰火沒有實質性波及這片偏僻地區,但時不時經過的軍隊還是影響到了這個小鎮。人心惶惶,再加之秦老頭本人心灰意冷之下,私塾學堂自然也就開不下去了。不過,秦老頭畢竟是鄉下難得的讀書人,在小王村還是很受人尊敬的。 ------題外話------ 這是今天的二更,首輪PK,希望看到此文的親們,沒收藏的點收藏,收藏的青多多留言評論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竹子碼字的動力,謝謝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