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也看到了,我的差手法,主要是通過帶皮手套來創作,通過減低手感,來增加人其他方面的感知能力。” 葉曉晨說道:“如果你們能夠在戴上十層厚的皮手套,還能夠捏出同樣的效果,就算是有成果了。” 說著,他把手上的皮手套脫了下來,然后又戴上了一個厚厚的皮手套,又再次捏了起來。 這樣捏得稍微長了幾秒鐘,捏的還是小豬佩奇。 可以張志平等人的眼光來看,這兩個小豬佩奇泥塑,幾乎是一模一樣,沒有太大的差別差距。 他們也試了一下,別說是厚皮手套了,就算是最單薄的那種,他們戴在手上,就感覺所有的手感全都消失了一般,有種第一次拿著膠泥的感覺。 一點感覺都沒有了。 這還怎么捏? 十層厚的皮手套呢? 張志平等人都有點震撼萬分,難道葉大師就是用這種辦法來鍛煉手法,從而年紀輕輕,就成就了泥塑大師,讓其他的泥塑大師都是自弗不如。 他們知道這種鍛煉法的難度,需要極大的毅力才行。 可同樣,真要是能夠練好了,進步將會非常顯著的。 不得不說,這種差手法,對他們這些精英泥塑師而言,非常實用的。 他們的手感已經練習到了極限,進步是非常非常難了。 現在這差手法,只要練好了,肯定可以讓他們的手感大有長進的。 “好了,我已經說了膠泥跟手感這兩個方面,算是最基礎的東西,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創作泥塑的手法問題。” 葉曉晨繼續說道。 眾人都很是期待。 因為他們之前就算是大有收獲了。 “我看你們每一家都有獨特的手法,這個已經成了習慣,本能,是很難改掉的,或者說,這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一改變,就會動搖你們的根基。” 葉曉晨說道,“要把泥塑手法用好,第一,手感很重要,之前已經說過了,第二,那就是手指靈活,你們剛才也看到了,手指越靈活,捏泥塑的速度更快,也更加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這樣捏出的泥塑,更具靈性韻味,其實這跟魔術一樣,手指不靈活,你這魔術的套路再深,也是不好看,也吸引不了人的。” “我問你們,你們在捏泥塑的時候,一次性可以進行多少個動作?” 葉曉晨笑著問道。 張志平等人自然聽明白。 這在泥塑上,稱之為手勢。 而手勢的集合,就是手法。 “我能夠同時進行三個手勢,左手一個,右手兩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