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個這樣的金牌監制幫手,王奈杰自然輕松多了。 “佐敦道37號,我們到了?!? 車子停穩之后,王奈杰跟在梁豐英身后,抬頭張望著眼前這片由五棟連體樓宇組成的老舊大廈群。 后邊跟著的,是副導演白斯,以及助理簡小雨。 大壯被留在了內地,因為還有一些劇組人員要由他聯系,到時一起過來。 “重慶大廈設施老舊,環境也比較復雜,不過無論場地費還是人工都很低廉。王導,沒想到你對香江這么熟悉,居然能選中這個地方。” 作為監制,梁豐英考慮任何問題,想到的第一件事都是資金成本。 “我是粵東人,和香江隔得這么近,熟悉點也是正常的?!蓖跄谓茈S口解釋。 其實他前世并未到過這座自由港,這一世也只來旅游過一次,而且見都沒見過重慶大廈。 剛開始寫劇本的時候,王奈杰甚至有考慮過,把影片中的地點改到自己更熟悉的內地,但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按照原版來拍。畢竟墨鏡王的這部電影,內核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鋼鐵叢林、繁華都市中的人際關系。 如果少了重慶森林這座多元化的大廈,就好像麻婆豆腐的調料換成甜的一樣,怎么都不是那個味道。 但是其他該修改的部分還是要改的,畢竟原版是上個世紀90年代拍攝的,和現在差別太大了。比如那個年代手機還沒有普及,多次出現的傳呼機和老式電話,串聯著不少劇情,這都不修改的話,那就變成懷舊年代片了。 跟著事先找好的向導,走進這片外表老舊的大廈,感覺就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國度,一家緊挨一家令人眼花繚亂的各色店鋪,過道上盡是摩肩接踵的不同種族、膚色人群,嘰里呱啦、雞同鴨講般的各國語言混雜著,頭頂成片成片布滿了亂七八糟的電線和管道,有種時空錯亂的復雜和神秘。 從住宅樓改成的小餐館和食肆隨處可見,因為沒有排煙通道,整片樓里都彌漫著濃郁、難以形容的混合氣味。 潮濕、陰暗,密不透風。 這就是重慶大廈給人的第一印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