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圍觀的劇組成員,集體沉默,注意全都被這場精彩的對戲吸引了。 半晌,才開始竊竊私語,還有人鼓掌叫好。 “這演技真沒誰了……” “咱們王導才多大年紀,不是說學攝影的嗎?居然演戲也這么好?” “什么眼神,跟她對戲那位才真是大角兒!” “廢話,那人藝的臺柱子,能比嘛……” 王奈杰平復了一下情緒,走到監視器前邊,來回看了幾遍剛才的戲。他不是一個古板的人,只要不是水平不行胡編臺詞或者瞎演,臺詞劇情什么的也不是必須一字不動。 像是剛才這場戲,于盈瑩臨場突然改詞,一度讓自己很被動。但是王奈杰并沒有直接叫停,因為他隱約地感覺到,哪怕自己用了演員附身卡,都差點被于盈瑩壓戲,說明對方當時是極端投入的狀態,演技爆發了。 換句話說,他哪怕開掛都沒追上于盈瑩的演技。 幸好這件事情沒有人會知道…… 王奈杰有點糾結,一時的情緒強烈,會不會導致這場戲和其他劇情在銜接上不和諧?他也把不準剛才兩人這樣演,是比原版好或壞。 思考了一下,他還是走到于盈瑩面前:“剛才的戲,你是怎么考慮的?” “女主角其實是一個心理狀態很復雜而且矛盾的人,她自己婚內出軌了,也知道這樣不好,所以在內心深處,隱約希望窺探別人的隱私,想要證明別人也是和她一樣的爛,從而獲得心理需求上的滿足。但是這種心理并不會釋放到女兒身上,因為在她心目中,女兒實際上是自己純潔一面的投射,她不是不愛女兒,只是有些病態地希望女兒能夠彌補自己所欠缺的那部分,必須是純粹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她才會有種歇斯底里的感覺,適度的激烈是有必要的。” 對于剛才改詞和突破劇本的情況,于盈瑩當然心知肚明,為了解釋,她詳細說明了自己對女主角這個人物所做的性格剖析。 “對不起,剛才我不是有意臨時改戲,只是情緒到了那個階段,自然而然就這樣演了。” 緊接著,于盈瑩又略帶歉意地補充了一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