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孔明本以為一個伊麗莎白的歌聲已經是人類史獨一份的奇葩,沒想到還有另一朵奇葩,更過分的是還在一起兩開花。 如果說是伊麗莎白一人的歌聲是災難,那么尼祿和伊麗莎白的合唱就是世界末日,毫不夸張。 在精神污染層面上,伊麗莎白和尼祿絕對是最佳拍檔。兩人合唱發揮出的威力不是加法,而是幾何層面的提升。 僅僅過去一句話,戰場上幾乎所有的士兵全部捂住耳朵,口吐白沫。 太可怕了,實在是太可怕了。 不分敵我。 不管有沒有《出師表》的加成。 不管是不是尼祿的親衛隊——為了防止被孔明看出破綻,珀爾修斯沒有為他們事先準備耳塞,他們是硬頂著伊麗莎白的歌聲在作戰。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不是因為他們有著強韌的意志,而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尼祿的歌聲,尼祿之前說經常搞這類活動其實就是這么一回事。 正是這一點,迦勒底方面才通過了珀爾修斯這個看似胡鬧的計劃——羅曼拿自己的腦袋擔保,雙倍的快樂,呸,魔音沒人擋得住。 事實證明,羅曼的判斷是對的。 除了事先做好準備好耳塞的珀爾修斯等人,以及處于隔音魔術保護下的伊斯坎達爾、孔明和一小部分士兵,其他人都被雙倍的歌聲折磨得苦不堪言。 正如珀爾修斯預料的那樣,《出師表》無止境不是無止境的,也不可能讓士兵們擁有斯巴達猛男般的意志,為了不受歌聲影響,自行戳破耳膜。 沒了絕對的人數優勢,孔明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在毀天滅地的歌聲中,珀爾修斯、荊軻、布狄卡、斯巴達克斯、呂布和赤兔從五個不同的方向迫近敵人最后的陣地。 六騎從者,其中包含復數的頂級從者,圍殺兩騎從者外加一千人左右的親衛軍,結果不會有任何懸念。 無論伊斯坎達爾有多高的統帥力,有多么拼命。 無論諸葛孔明有多強的指揮能力,《八陣圖》有多么精神奧妙,其中又暗藏了多少黑科技發明,都無法阻止珀爾修斯等人進擊的步伐。 當全部士兵倒下。 當“石兵八陣”被斯巴達克斯和呂布這兩位人型碎石機徹底破壞。 當孔明的魔力不足以支撐《出師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