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大家都很難描述季銘帶來的壓力,究竟起因于什么。 他的獎項?他的人脈?他的票房?他的身家和財富?他的粉絲和國民度?還是他一路走來,守正如一,全無劣跡?一個完全靠著自己在專業上的天賦、勤奮、際遇,以及處理紛繁事物的明理、果斷、智計,而走到“舉目四顧,不是人間”的程度,他擁有的道德權威,幾乎讓他萬法不侵。 陳老師和程郝也在座,兩人感受著大教室里靜謐無比的氣氛,對視一眼,為之咂舌——學校的老師,一定都知道,在數百人的場合想要強調紀律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往往領導在上面大發雷霆都只能簡短地抑制大家說閑話的欲望。然而此時,季銘站在講臺上,掃視著下面的師弟師妹們,卻讓他們全都屏氣凝神,一聲不發。 課堂的前半,季銘將自己對中戲課程里的基礎教育,比如聲臺行表的訓練,解放天性,人物觀察的作業,所有這部分的理解,盡量簡明地說給大家。但菁華在后半,他將自己在《雷雨》《末代皇帝》《默》等舞臺劇,以及《遇仙降》《默》《流浪地球》等電影中經驗,結合這些基礎訓練出來的能力,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嚴肅的課堂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因為再不識貨的人,都知道眼下的機會,究竟有多珍貴了。 一位最頂級的傳奇演員,面對面地傳授自己的經驗,這樣的課,一堂開價二十萬,都不算貴。算一算課堂上的人數,那就是個參加了一個千萬級的項目了。更何況,季銘本身自帶教學加成體質…… “……對臺詞的教學,大家往往喜歡簡化成‘話劇腔’,說中戲的臺詞課教出來的都不自然,甚至很多時候還不如一些非科班的演員。”季銘笑了笑:“可能所有學院派的教學,都有這個疑問,民族唱法、民族舞蹈,繪畫……在這個強調個性的時代,尤其如此。然而你們想一想,這些訓練教給你的究竟是什么?我認為是能力,而不是模式。” 他旋即用了很多種不同的臺詞節奏說了《雷雨》中的同一段詞。 悠長的、短促的。 急躁的,氣定神閑的。 飄忽的,凝實的。 …… 好像講臺上一下子出現了好幾個不一樣氣質的周沖,沖動的年輕人,死氣沉沉的活死人,失神的傀儡,暴怒的精神失常者……那種無縫切換的炫技感,是驚人的。 “能力!”季銘重復了一下這個詞:“一個演員在舞臺上,也要遵循唯物主義,那就是精神是不能脫離物質而存在的,無論你要表達什么情緒,什么畫面,什么內容,臺詞這一塊你最終都要通過腹腔、胸腔、喉腔、顱腔的共鳴,以及聲帶的發聲來實現——在你的身體上,它們是很固定的,就在那里,就以那樣的方式來運作。這個位置和方式的感知、控制、引領以至于渾然一體,如臂指使,這就是能力。有人狹隘地把它理解成一種固定的聲音特質,一種死板的發聲方式,然后說這是老舊的,不值得學習的,想一想,多可笑?表演和表演的區別在于你擁有什么情緒,能力只是這些情緒的載體,依靠它忠實地展現出來給觀眾。 而如果你一無所有,或者你根本不會把它準確地表現出來——這說明你缺乏能力。我不諱言,大部分人本身就是缺乏能力的,表演是個天分行業,這個時候才需要訓練——所以并不是說沒有接受訓練的人,反而比接受訓練的人更強,而是他本來就強大以至于不需要訓練,而你差的太多以至于訓練都沒法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當然,我說的是表演的水平,不是紅不紅的問題啊,那是另外一個維度的話題了。” 季銘說的很細,說完臺詞,說形體,說表演、說聲樂,他本身就是中戲訓練出來的,只是借由錦鯉開的掛,他幾乎毫無障礙的就把訓練得來的能力,極其契合地用來展現他的情感、思考和審美,隨著他內心越來越豐富,能力越來越強,呈現出來的表演自然也是越來越驚心動魄。 這個過程,他是看的很明確的,因為他是走了一條最正確的科班道路,全取其精華而未受其阻礙。 這堂課講到后面,已經完全不需要考慮紀律的問題了,在做的不同專業的人,都在如饑似渴地汲取季銘的知識,縱然再蠢的人,也知道臺上正在講的是自己的大道所在。而對于很多老師來說,甚至比學生更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意味,他們知道學院派教育的局限性,但是又很難去從內部突破,也沒有能力去突破,聽了這堂課,腦子一下清楚了,應該弱化什么,強化什么,什么樣的培養結果是對的,是好的,是擁有無限可能而人人流光溢彩的。 中戲的郝院長說:“學院就這堂課要做研討,不同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都要參與進來。” 傳奇演員難得,但是一位能夠把自己的傳奇之路抽絲剝繭展現出來,講授出來的傳奇演員,就不僅僅是難得了,而是絕無僅有。如果中戲真的能夠從季銘的經驗里悟道,也許它也將超越其它所有的藝術學院,成為真正不老不衰的表演藝術的神圣殿堂。 這也算是季銘的一種回饋吧,不僅僅是回饋中戲,也是回饋得到錦鯉的那份造化。 僅此一堂課,季銘中戲教授的名號就實至名歸,眾人皆服了,甚至連“客座”兩個字兒都自動省略了——其實季銘真的要拿掉客座兩個字了,因為他的“一級演員”職稱本身就是個正高級職稱,和教授是一樣的,如果他有意接受中戲聘任,擔任表演系教授是毫無問題。實際上有不少一級演員都在各地藝術院校里當教授,比如《都挺好》里頭蘇明成的岳母,朱麗的媽媽康老師,就是齊魯藝術學院的表演系教授。 不過他還是婉拒了,客座都差點完不成任務,別說真成特聘了。 …… “我就說嘛,當時你要是留校,在表演教學這個領域,成就不會比你現在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