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天的悠閑時光過去之后,吳杰來到了太子府。 畢竟吳杰也是現(xiàn)在的太子府屬官了,正兒八經(jīng)的拜見一下,順便認(rèn)識一些同僚們,也是應(yīng)有之義。 在一群人的圍觀之下,吳杰朝著魏申拜下,行了一個大禮,隨后魏申同樣也朝著吳杰行了一禮,接著又將吳杰扶起,拿出了一個印信交到了吳杰的手中,鄭重的說道:“從今往后,還請吳杰多多相助與我才是。” 吳杰同樣是十分認(rèn)真的答道:“臣敢不從命!” 在這樣的一番儀式之后,吳杰的這個太子府司馬的職位,就算是正式的確定下來了。 這年頭也不像后世,是有什么九品八品七品這樣的品級,所以吳杰這些天也是好好的了解了一下司馬這個官職。 說起來,司馬這個官職的來歷其實(shí)還有好幾種。 據(jù)《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楚蒍掩為司馬,子木使尼賦,數(shù)甲兵。甲午蒍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規(guī)偃豬,町原防,收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甲兵、徒兵、甲楯之?dāng)?shù)。既成,以授子木,禮也。” 這就是周代司馬具體情況的例證,也就是說司馬不僅要進(jìn)行“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等大量工作,而且還要“知師旅甲兵乘白之?dāng)?shù)”,簡單的說就是管理軍需物資。 除此之外,司馬還有另外一種職能,那便是執(zhí)掌軍法。 根據(jù)《周禮·大司馬》中所言:“司馬建旗于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鐸鐲鐃,各帥其民而致。質(zhì)明、弊旗,誅后至者”,“群吏聽誓于陳前,斬牲以左右徇陳曰:‘不用命者斬之。’及戰(zhàn),巡陳,胝事而賞罰”,“大役與慮,屬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賞誅”。 這些都說明,在軍事活動中,所有涉及賞罰等軍法事宜,均由司馬處斷。 由此看來,這無疑是一個頗為重要的職位。 事實(shí)上在春秋時代的一些國家之中,大司馬甚至還屬于國家重臣之一,只不過隨著周王室的衰微各國也是自行其是,所謂大魏自有國情在此,在這司馬一職上也是有所體現(xiàn)。 魏申能夠?qū)⑦@個職位交給吳杰,其實(shí)也是一種信任的體現(xiàn)了。 在這一番任命儀式結(jié)束之后,眾多太子的家臣也便紛紛上前,和吳杰相互認(rèn)識了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