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來白天與薛仁貴分兵后,蘇大為帶著那兩千精銳只做了一件事。 長途奔襲。 在短短半日之內,奔行百里,將吐蕃人后方的牧場給打掉了,年擄掠戰馬五萬多匹,牛羊十萬頭。 郭待封聽到這個消息,不由發出“啊”的一聲驚呼。 原本他見蘇大為逾期不至,以為蘇大為是不是跑錯了方向。 萬萬沒想到,不但沒跑錯,反而玩了一招厲害的大穿插,大縱深。 郭待封是名將之后,自然明白其中的門道。 一時失神道:“打掉了吐蕃人的輜重,別說吐蕃再集結,只怕方圓百里短時間內,將如無人之境。” “正是如此!” 阿史那道真眉飛色舞的道:“我在途中遇到阿彌,咳,遇到總管,與他合兵一出,共成此壯舉,因此才知道這一招的毒辣。 那些吐蕃人,原來也是需要糧草輜重的,他們的糧食就是牛羊和戰馬,他們戰兵一萬余人,背后就需要至少數萬乃至十萬牛馬,以及做補充的戰馬。 只要這些馬場和牛羊在,吐蕃人你打散了,他又能重新聚起來。 阿彌這一次,率騎兵一日間往返奔行兩百余里,迅速征服了這批吐蕃軍背后的牧場。 并且俘虜了負責看守馬場的吐谷渾酋長,強征他們部落壯丁隨軍出征。” 說到最后一句,阿史那道真仰頭哈哈大笑起來:“從當年征西突厥開始,我就知道,整個大唐年輕將領里,論征調仆從軍的功力,無人能出阿彌之右。” 阿史那道真說得簡單,但郭待封聽在耳中,卻聽出一種驚心動魄之感。 他是知兵之人,心里默算,從薛仁貴與那批吐蕃人交戰開始,到吐蕃軍敗退,唐軍休整,到繼續追擊,追上吐蕃敗軍,前后大概五六個時辰。 就算蘇大為是一早就出發,要在六七個時辰里,帶領騎兵往返兩百余里,難度依然極大。 哪怕唐軍騎兵是輕騎疾進,不考慮糧草補給。 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不但長途趕路,還要吐蕃牧場打下來,還要迅速將留守牧場的俘虜轉化為唐軍的仆從。 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便是萬劫不復。 但蘇大為卻完美的做到了。 甚至趕回來時,還能趕上對吐蕃敗兵的合圍之戰。 這簡直用神乎奇技來形容。 明明是很困難的事,在蘇大為手上,怎么好像一點也不難? 郭待封心中暗自尋思,若換自己,是絕無可能做到的。 如何那數倍于唐軍的吐谷渾人服從。 如何保證他們在作戰中不反水,不背刺唐軍。 這一切,都需要極大的心力與智力。 當然,最難的一點是蘇大為是如何確定百里外吐蕃人的牧場的。 這種后勤重地,原本應該是一軍最核心的秘密。 蘇大為敢這么做,自然是有充分的把握。 也說明他對情報的掌握。 想通這些,他也就明白,為何在進來時,沿路兩邊看到唐軍在大肆殺俘。 雖然只是針對吐蕃軍中的將領,但此舉,也頗為反常。 聯想到蘇大為強行擄了上萬吐蕃人的牧人,那些吐谷渾青壯。 立時明白,蘇大為此舉是立威。 “每人先喝一碗熱湯暖暖身子,其他的可以慢慢再說。” 蘇大為示意親兵盛湯分給諸將,又轉頭向安文生道:“戰果統計好了嗎?那些仆從兵的賞賜要快,不可克扣。” “放心。” 安文生指了指自己正在寫的東西道:“十萬牛羊,分做兩份,一半分唐軍,另一半就分給那些吐谷渾人,咱們唐軍的牲口,讓他們代為管理。” “善。” 這是安文生的主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