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西攻防戰-《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漢代絲綢之路自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繼出玉門關和陽關,沿昆侖山北麓和南麓,分為南北兩條道路。
南線從敦煌出發,經過樓蘭,越過蔥嶺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羅馬)。
北線由敦經高昌、龜茲、越蔥嶺而至大宛。
漢唐之際,又沿天山北麓開辟一條新路,由敦煌經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國(東羅馬帝國)。
正因為河西是中原溝通西域的唯一且重要通道,敦煌也由此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道:“敦,大也。以其方形西域,故以盛名。”
此時此刻,做為大唐河西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敦煌城下,一支兵馬悄然潛伏逼近。
這支人馬,馬裹蹄,人銜枚,俱是一身黑衣黑甲,寂靜無聲。
眼看著距離敦煌城越來越近,領隊將領身邊,終于有人壓低聲音道:“大將,不能再近了,再近,恐被唐人的哨探察覺。”
那位吐蕃大將,瞇起眼睛,凝視了一下敦煌城頭的火光。
黎明前原本是最黑暗的時刻,但正因為城頭晝夜不熄的燈火,將一切黑暗驅散,使得潛伏的隊伍,無法逼近五十步內。
“等城內內應打開城門,所有人必須隨沖進去,只要入了城,這些唐人就是我們的屠刀下的羔羊。”
吐蕃大將悉多于,冷靜的道。
他的嗓音略帶沙啞,混濁中,又帶有一種特異的磁性。
令吐蕃不知多少女人著迷。
做為吐蕃大相祿東贊的第四子,他的名字,不如大哥贊悉若,不如軍神論欽領,甚至也不如三子贊婆。
但很少有人知道,悉多于用兵的本事,也當躋身名將之列。
善戰者無赫赫之名,無勇名。
這些年,論欽領替吐蕃掃平象雄。
贊婆吞并吐谷渾。
而悉多于,則帶著一支兵馬,從阿克塞欽,阿爾金山的豁口,狂飆直下。
橫掃天竺全境。
天竺共有五部,當年王玄策只是擊破中天竺。
悉多于則是率兵連續四征天竺,逼得五部天竺上表稱臣,共奉吐蕃為宗主國。
若不是悉多于打下天竺,吐蕃也不可能獲得安定的大后方,得到源源不斷的人力、財力,以及異人、詭異等資源。
這一切,是吐蕃成為一個偉大帝國的基石。
也是六年前吐蕃在烏海被蘇定方大破八萬軍后,能這么快恢復元氣,并且吞并吐谷渾的根本。
“再重復一遍此次目標……”
悉多于的聲音,在將領間悄然響起。
“敦煌是大唐河西最西端,也是唐人貿易的重要節點,只要打下敦煌,唐人的安西都護,安西四鎮,皆為無源之水,將被我們斬斷臂膀……
這是大相的弱唐之策,所以今次,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
“是。”
“此地占地三萬里,但只有此城最為重要,若是唐人逃出城,不必追趕,專心占住敦煌城,那些潰兵自有其他人收拾。”
“您是說勃倫贊刃大將的兵馬在附近……”
“不該問的別問。”
悉多于喝叱一聲。
所有的聲音一齊寂靜。
天空晦暗,隱隱有一絲白線自東方亮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黎城县|
金沙县|
乌拉特前旗|
天水市|
罗平县|
信宜市|
芜湖市|
百色市|
南安市|
嘉黎县|
吴桥县|
西华县|
德格县|
岳普湖县|
河西区|
峡江县|
色达县|
和静县|
普兰县|
台东县|
巴楚县|
延长县|
泸西县|
石门县|
黄梅县|
玉溪市|
平远县|
广汉市|
贵溪市|
和田县|
宁强县|
阳新县|
灯塔市|
临泉县|
化德县|
江阴市|
包头市|
沁水县|
祁阳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