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針鋒相對-《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濯我清揚,魂歸來兮~”
七層高臺,上置楠木棺槨。
在高臺四角,置以香爐,濃郁的辛香,從爐中吐出,筆直升上高空,仿佛直通上天。
在高臺下方,堆置著數種香木香料,以井字型疊放。
旁邊有道士手執火把。
在更外圍,有道門高功,在吹奏樂器,低聲誦經。
李辟玄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
他年過七旬,頭發眉白俱已雪白。
長長的胡須一直拖到胸腹。
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無數刻削的痕跡。
層層的皺紋,無不訴說著他經歷的歲月風霜。
他的腰身早已佝僂,手里拄著一柄黃藤木雕的拐仗,如此,方能支撐住他的腰腿。
雙眼早已有些渾濁。
但這雙眼睛里,有看透世情的深沉,也有一絲對生命的熱愛。
看著高臺上的棺槨,李辟玄心中長嘆。
“高陽啊,昔日我總勸你不要任性,平安過完此生便好,你總是不聽,如今,天人兩隔。”
世上最傷人之事。
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
看著高臺上,那個曾經自己親眼看著一步步長大的女子,如今已經化作冰冷的尸體。
李辟玄微微仰起頭,閉上雙眼,嘴唇嚅動了一下,暗念一聲:“魂歸來兮。”
在他身邊,宗正寺一些重要的的官吏,宗正寺的皇室宗親,只要無事的,都來了。
他們列在李辟玄身后,無論心中如何想,都是一臉肅穆。
高臺上,郭行真揮舞著桃木劍,繼續做著送別高陽公主的科儀。
這是大唐慣例。
李氏追李老君為祖。
崇信道教,以道為國教。
皇族成員若去了,需以道教科儀來做祭奠和安撫靈魂。
對此,沙門那些高僧,有不少很是羨慕。
可惜至少在目前為止,大唐還是以道教為國教。
在此事上沒有動搖。
李辟玄身邊,一名年輕的婦人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向李辟玄道:“儀式還要多久?”
“快了,三唱三嘆后,就可將棺槨封釘,然后擇吉日下葬。”
李辟玄的話音剛落,突然見殿門處,有太監急匆匆的小跑進來。
“外面有大理寺少卿,蘇大為求見。”
“蘇大為?”
李辟玄微微一愣。
殿中正在吹奏樂器的道人,手中也似漏了一個節拍。
其他李唐宗族的人,有年輕也有年長的,紛紛向殿口投以好奇的目光。
蘇大為的名字,他們近幾年,聽到的不少。
據說此人與武后,關系匪淺。
而且近幾年,在高句麗和百麗戰場上,有幾仗打得著實不錯,很是揚了大唐國威。
在朝會上,也曾提武后和陛下提起過。
最讓人驚訝的是,此人年紀尚輕,居然已得蘇定方和李勣的看中。
這擺明了待這一代老將故去之后,將成為新一代的名將,承接大唐武德,替陛下,向外繼續征伐。
可謂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現在是宗正寺,送別高陽,祭奠高陽的儀式,此人跑來做甚?
一時間,所有面面相覷,摸不著頭腦。
李辟玄年紀雖大,頭腦卻還比較靈光。
略一思索,想起了蘇大為的事,向太監道:“他來做什么?”
“他說……是為了高陽公主被害的案子。”
這話一說,李辟玄的臉頰微微抽動了一下,胸前的白胡子微微顫抖。
高陽被害,乃是不忍言說之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天柱县|
建德市|
桂东县|
漳平市|
大埔区|
博白县|
馆陶县|
鱼台县|
平罗县|
东山县|
修文县|
巴林左旗|
得荣县|
石台县|
巴塘县|
黎川县|
榆中县|
东辽县|
绍兴县|
瑞丽市|
卓资县|
巴林右旗|
曲阳县|
邢台县|
罗山县|
星座|
云和县|
运城市|
灌云县|
徐汇区|
静乐县|
新源县|
神木县|
清新县|
上虞市|
富源县|
茂名市|
金山区|
波密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