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紫宸問對(下)-《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李治在看蘇大為,隔著紫宸殿中香料燃起的煙霧。
武媚娘的手握著李治一只手,眼波溫柔。
殿內安靜到極點。
蘇大為不能讓李治等待太久。
他不能只說些老生常談。
因為這次入宮,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敘職報告”。
必須拿出點真東西來,才能讓李治滿意。
“回陛下,要想高句麗減少叛亂,乃至徹底融入大唐,臣倒是有些淺見。”
李治沒有說話,但腰身好像略微挺直了一些。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蘇大為繼續說下去:“首先一點,要將原本的勢力鏟除,若有叛逆則,須斬草除根。
第二條,是扶持親唐之人,使高句麗之民不能凝聚一體,分而化之。
第三點,須用我大唐優勢的文化,技藝,不斷滲透,改造高句麗人的思想,令其慕我大唐文化,以加入大唐為榮。”
蘇大為說的這些話,其實并不算新鮮,無論是大唐,還是后世,對這種手段都十分熟練。
打掉頑抗者,扶持投降派代理人。
最后是文化滲透,教育改造。
蘇大為說的這些,李治雖然沒出言反對,但明顯眼里閃過一絲失望。
就在這時,蘇大為又說出一番話。
“鏟除叛逆,扶持親唐之人,這些我相信大總管他們都已經在做。
這些能解除一時,卻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有用的,還是文化滲透,雖然耗時較久,但卻是治本之法。
臣以為,可以給高句麗及百濟之人,一個向上的梯子。”
“梯子?”
“就是晉身之階,我們打破了高句麗和百濟原有的階層,打亂了他們原本的秩序,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只靠殺,是殺不出穩定局面的。
必須要有晉升的階梯,將高句麗和百濟中的精英吸納入我大唐。
以臣之見,可效仿大唐制度,以都督府在轄區設力選拔機構,以對大唐立功,或本地有才名,得推薦,可入都督府設立的機構,學習大唐先進文化制度,其中優秀者,可再送入大唐深造,甚至入國子監深入學習我們的文化。
通過考核,其中優異者,賜其入大唐為官的機會。
相信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手段,可以令半島的人才,為我大唐所用,同時扶立起親大唐的階層,穩固高句麗和百濟。”
李治一直認真聽著,直到蘇大為說完,他細細思索了一番,點頭說了一個字:“善。”
這代表他對蘇大為說的這番話認可了。
其實大唐做為天下共主,一直有吸納各蕃國人才為己用的習慣。
在唐廷一直有大量的蕃將,甚至是外國官員。
比如像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過去都是被大唐征服的部族,最后舉族內附歸降。
從此為大唐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但這種武力的吸納,畢竟與半島情況不同。
草原這些部落,對本民族和國家的概念還比較模糊,誰強大就跟誰,千百年來都習慣了。
反觀高句麗和百濟,都屬扶余別種。
這兩國都存在了數百年,其正統和民族觀念,對當地人來說,是深入人心的。
想要同化,殊為不易。
但是蘇大為所提的,確實給了李治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永宁县|
抚松县|
郎溪县|
金山区|
日土县|
大宁县|
南雄市|
海晏县|
蓝山县|
托里县|
嘉荫县|
监利县|
绩溪县|
乌拉特后旗|
安龙县|
扶风县|
合水县|
红桥区|
武安市|
建湖县|
池州市|
原平市|
承德县|
阳朔县|
长宁区|
修水县|
镇坪县|
大荔县|
岱山县|
兴和县|
济源市|
泉州市|
陆良县|
江都市|
都匀市|
武强县|
德化县|
隆安县|
铅山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