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海上碧波萬傾。
萬點金鱗躍然其上。
一片雪白的帆影,在金光閃爍中,踏波前行。
從大唐的顯慶五年,百濟與倭人就在密謀合兵攻打新羅之事。
但世事無常。
中大兄好不容易推動倭人集齊兵力,卻不曾想齊明天皇居然在九州病逝。
這之后,倭國內部經歷了極大的權力更迭動蕩。
倭國內,并非鐵板一塊。
有中大兄這樣的鷹派,就有保守的鴿派。
甚至是站在中間,想左右逢源的派系。
經過數月的動蕩,等一切局勢明朗,百濟國內,早已天地翻覆。
百濟被大唐給滅了。
別說去合兵攻打新羅,就連百濟都不存在了。
這種情況,令原本主戰派的中大兄,飽受倭國內部貴族的質疑和攻擊。
幸虧,當時鬼室扶信來到九州,力呈助百濟復國的好處。
而且說明了唐軍在百濟的兵力只有萬余人。
這種撿便宜的好事,倭國豈能落于人后?
經歷一番權力博弈,最終,倭國貴族內部,終于統一了意見。
助百濟扶余豐復國。
扶余豐乃是百濟放在倭國的質子。
倭人上層對其十分熟悉。
如果此人繼位成為百濟王,今后會對倭人有莫大的好處。
正如中原春秋戰國時互送質子一樣。
若由在本國長大的質子歸國做王,今后國策必傾向于倭國,倭人的政治投機將百十倍的收回。
為了這個戰略目標達成,中大兄,做了極大的犧牲和讓步。
原本他有機會在齊明天皇死后,繼位為新王。
但經此事,他主動退讓,由天皇一系高市繼位。
為高市天皇。
后世的史書對高市有隱晦和曲筆,隱沒了一段歷史。
此事另有緣故,可稍后再細述。
另有一件事,就是其實此時倭人的王,皆稱大王。
如半島的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一樣,皆稱王。
《三國志·魏書》中,就有倭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朝見魏明帝曹睿的記錄。當時,魏明帝賜予了卑彌呼“倭王”金印。
所以此時所謂齊明天皇,高市天皇,正確的稱謂應是齊明大王,高市大王。
日本《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就提到倭王為“我等之大王”。
正式稱天皇,要等到大唐李治與武則天,改稱為“天皇、天后”,日月同輝,二圣臨朝后。
一心仰慕大唐,想學大唐的好學生,倭王才改稱天皇。
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倭國水師此次是傾巢而來。
戰船一千七百余艘,隨船兵卒有六萬余人。
不要覺得人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龙门县|
黄大仙区|
巴林左旗|
柘荣县|
广汉市|
兴义市|
团风县|
郧西县|
柳州市|
甘孜县|
灵宝市|
长泰县|
永嘉县|
宁德市|
永仁县|
天门市|
绥芬河市|
迭部县|
苍梧县|
英山县|
敖汉旗|
怀安县|
贡觉县|
平和县|
雷山县|
绍兴市|
长泰县|
凤山市|
绥江县|
密云县|
阳西县|
交口县|
芒康县|
鹰潭市|
雅江县|
吐鲁番市|
邯郸市|
芮城县|
锦州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