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二十四章(二合一)-《大唐不良人》
第(3/3)頁
是媚娘姐吹的枕頭風嗎?
“便宜行事”。
這四個字,令蘇大為的心里,忽然變得火熱起來。
他的目光透過升騰的橙色篝火,遠望東邊。
在那個方向,跨過遼闊大海,越過對馬海峽,便是倭國的九州島。
如果這次倭人足夠作死,憑著李治給的這四個字,是否去倭國掃蕩一番?
倭國的金銀礦藏,似乎頗豐。
自從大唐的援軍到達,已經過去半個月時間。
這半個月里,泗沘城的唐軍經過了一系列動蕩與調整。
終于重新穩定下來。
蘇大為為熊津都督府代都督,所部從劉仁愿手下獨立出去,等于開府建衙,所有的班底和人手,由蘇大為一手抽調和搭建。
而劉仁愿,雖然百般不爽,但最終也只得認了。
他和蘇大為沒仇,之前相處還頗為融洽。
可惜,以后大家各自負責一方面,皆為百濟戰區的方面大將。
各有各的任務在身。
再聚時,應該不會像以前那般自在了。
另外劉伯英則是回到海船上,偶爾也會派兵沿熊津江入泗沘城,讓船上的衛兵在城中輪休。
還有就是幫助城中唐軍傳遞消息,或者運送一批物質。
困難還是有的。
泗沘城中唐軍糧倉里的糧食,已經日益見底了。
時間是龍朔元年正月底。
夜色深沉。
凌厲的海風吹過半島,大雪紛飛。
這應該是立春后百濟最后一場雪了。
氣溫一下子降到冰點。
俗稱的倒春寒。
故百濟國王都泗沘城,在深沉的夜色中,在風雪之中,位于北邊的城門,悄然打開一條縫隙。
一支全身黑衣的唐軍,悄然出城。
從第一騎出城,到最后一騎,足足用去了大半個時辰。
看他們的馬與兵器,衣甲形制,與普通的唐軍不同。
如果有泗沘城內的唐軍自然會認得。
這些裝束,是新成立的熊津都督府,代都督蘇大為的下屬。
這是蘇大為擔任代都督以來,第一次行動。
很可能,也是唐軍戰略收縮后,最重要的一次行動。
騎兵出城,向著北境而動。
同一時間,沉寂靠在海港的大唐水師,大船悄悄起錨,向著北方仁川港的方向,悄然駛出。
騎兵一路向北,冒著風雪酷寒,前行了大約兩個時辰,然后鉆入道旁的山林。
林中生起若有若無的火光。
在這樣的風雪夜里,不會有任何人發現有人的蹤跡。
林間,被人劈開雜草,騰出一片空地,唐軍將戰馬牽于避風之處,細心的喂以豆料,給馬休息。
除了有人料理戰馬,還有人升起篝火,給衛兵輪流暖身。
最中間的一堆篝火,以蘇大為為首。
身邊站著安文生、婁師德、王孝杰、黑齒常之、南九郎等將領。
如今蘇大為麾下,一共有四千八百衛士,將原本的折沖府一分為六。
蘇大為代熊津都督,下面設四折沖府。
每折沖府按下府制,八百人。
婁師德、王孝杰、崔器、蘇慶節、阿史那道真、黑齒常之六人統領。
此次蘇大為出城,共帶了三個折沖府的兵力,共計兩千四百人。
剩下的三人,留守熊津都督府。
蘇大為出城,留守者,以蘇慶節為首。
另外聶蘇也被他留在泗沘城,幫蘇慶節守住局面。
百濟不太平。
開春以來,周留城那邊已經陸續派出幾波人馬試探。
雖然都被唐軍擊破。
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叛軍不缺人,一些小的損傷,對他們不傷筋骨。
而唐軍缺糧。
寒風凜冽,吹動著樹林里的枝葉呼嘯動搖。
篝火的火焰,隨著從樹枝透進來的寒風不停的閃爍。
蘇大為站在火前,借著火光,在攤開的地圖上仔細搜索著。
看了片刻后,他在地圖上用食指虛畫了條線:“從這里,到北境,還需多久?”
“快的話,明晚?!?
黑齒常之道。
此次行動,蘇大為特意點了黑齒常之。
一來因為黑齒常之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環境。
二來,也是讓黑齒常之盡快融入唐軍。
數月來的心血,終于看到了成效。
黑齒常之現在對唐軍及蘇大為,已經不再排斥,在蘇大為出任熊津府代都督后,黑齒常之終于表示愿意歸順。
此事,令蘇大為十分欣喜。
當時就定下黑齒常之領一折沖府的兵馬。
有了黑齒常之的投效,他對解決百濟之事,信心又多了幾分。
目前在百濟舊土上,除了在周留城的扶余豐。
鬧得最兇的便是前百濟郡將,沙吒相如。
在黃山附近,打著替階伯報仇的名號,擁兵號稱十萬。
也幸虧蘇大為此前俘獲了黑齒常之,不然此時的百濟叛軍會更加兇悍。
“再次重申一下此次行動的目地,沿著延平道向北,一百五十里處是寂北城,我們到達這里可以詐開城門,然后取得補給。
接下來,再前進五十里,到高句麗買召忽。”
蘇大為收起地圖,環視左右道:“據情報,那里有大量糧草聚集。
我們此行,一為搜集糧草,二為探聽高句麗虛實。
若事有不諧,寧可將糧草全部燒光,絕不給高句麗人留下一粒糧食?!?br>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奉化市|
依安县|
揭东县|
绿春县|
南宁市|
彭阳县|
溧水县|
金寨县|
龙陵县|
沙雅县|
抚州市|
西充县|
涟源市|
西藏|
德兴市|
德保县|
石柱|
桦川县|
封开县|
大足县|
温宿县|
琼海市|
梧州市|
仁寿县|
巢湖市|
锡林浩特市|
新宁县|
贡嘎县|
大竹县|
高安市|
凤台县|
扶余县|
元氏县|
灵武市|
威海市|
东海县|
乌拉特中旗|
平利县|
郑州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