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軍陣-《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貞觀十八年,大唐征高句麗的兩路大軍配置如下:
第一路,由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領(lǐng)江、淮、嶺、峽四州兵馬四萬多人,戰(zhàn)艦五百艘,從萊州渡海直逼卑沙城。
卑沙城,即后世之大連。
第二路,由自己和左衛(wèi)率大將軍李世績,率領(lǐng)步騎兵六萬人以及蘭、河二州投降的胡族兵馬進逼遼東。
貞觀十九年三月,李勣做為唐軍先鋒,從幽州順利到達柳城,即后世遼寧朝陽市,昔年曹操征烏桓時,烏桓人就在此處。
也是在此,開啟了大唐征高句麗的第一戰(zhàn)。
阿史那道真顯然在考據(jù)太宗對高句麗用兵上,頗下過一番功夫。
正好行軍途中無聊,他也就挨著蘇大為,邊走邊聊,邊吹噓自己的見識。
他這番話,倒把蘇慶節(jié),還有黑齒常之從人流里吸引過來,漸漸聚在蘇大為身邊,成一個獨立的小圈子。
大家跟著大隊策馬緩行,聽著阿史那道真繼續(xù)說下去。
“自古行軍打仗嘛,后勤輜重糧草,為第一緊要,孫子兵法里說,食敵一盅,當吾二十盅,從長安運十成糧食到遼東,轉(zhuǎn)運困難,剩不下一成。
昔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為啥把大隋給弄沒了,不就是龐大的后勤把百姓給拖跨了么。
幾十萬大軍,后方得有數(shù)百萬百姓運糧,沿途不知要死多少。”
這番話說完,蘇慶節(jié)首先贊道:“道真,沒想到你還有這番見識。”
蘇大為也頷首嘉許:“不錯不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那是自然!”
阿史那道真揚起下巴,一臉驕傲,那副模樣,鼻子快要翹到天上了。
滿臉都是:快夸我啊,快多夸夸。
這種小得意勁。
蘇大為雖然現(xiàn)在用兵得到蘇定方等一批大唐宿將的夸獎,但對于大唐開國的諸多戰(zhàn)役,還有太宗征高句麗還真的不太清楚。
想到接下來的戰(zhàn)斗,不光要平息百濟國內(nèi)的復國運動,還有滅高句麗一戰(zhàn),還要教訓一下不聽話的新羅。
對半島局勢了解的越多越好。
想到這里,他向阿史那道真道:“那你說說,太宗是如何解決運糧問題的?”
“哦,那我繼續(xù)說了。”
阿史那真環(huán)視一圈,看到蘇慶節(jié)、黑齒常之,甚至隊伍后面的王孝杰也悄然騎馬靠上來。
他心里越發(fā)得意,有一種志得意滿之情。
輕咳了兩聲接著道:“我先不說運糧,先說說那一仗是怎么打的……李勣率領(lǐng)先鋒到達柳城后,遇到第一個難題是面前有一個寬二百里,長一千里的遼澤,遼澤后面還修了條一千多里的長城。
如果從正面打懷遠,距離是近了,但等唐軍攻到高句麗的長城邊時,高句麗人只用從上往下放箭,唐軍就會損失慘重。
如果想繞過遼澤,得往北再去四百里,打通定。
但通定也有大批高句麗軍,萬一攻不下來,我軍必然斷糧。”
蘇大為聽得入神,腦中大概腦補了一下地形。
為將行軍打仗,必須要有優(yōu)良的空間感和距離感,包括對地形環(huán)境的感知。
如果沒有這一點,再聰明,也無法成為名將。
一邊想著,一邊接著問:“李勣面對這種情況,是如何用兵的?”
“英國公還是有辦法,他在遼澤西測大張聲勢,到處宣傳要渡過遼澤打懷遠鎮(zhèn),高句麗軍信以為真,忙將南北兩側(cè)的兵馬通過長城調(diào)往懷遠。
接下來,李勣兵分兩路,一路自己率領(lǐng),急行軍四百里,出其不意攻打通定城。
一路由張儉帶領(lǐng)胡族士兵,向南狂奔四百里,渡過遼澤,直攻建安城。
于是兩路皆取得了勝利。
四月一日,拿下通定,強渡遼東,直接殺到了玄菟。”
蘇大為聽了連連點頭,眾將也是紛紛贊嘆。
聲東擊西這招大家都懂,但真正能用到出神入化的沒幾個。
首先就是怎樣能讓敵人相信,你是真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莲花县|
原阳县|
亚东县|
灵山县|
吉水县|
沧源|
贡觉县|
元江|
曲周县|
鄱阳县|
贞丰县|
营口市|
新民市|
石林|
香河县|
正镶白旗|
嘉禾县|
曲麻莱县|
府谷县|
柞水县|
环江|
三都|
澄江县|
博湖县|
永仁县|
高唐县|
老河口市|
常山县|
萨迦县|
灵山县|
昌图县|
彰化县|
东源县|
鄱阳县|
思茅市|
婺源县|
秦安县|
湖北省|
织金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