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文度之死-《大唐不良人》
第(2/3)頁
被蘇定方圍困的泗沘城中,百濟義慈王的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堅持固守。
結果扶余隆留在泗沘的兒子扶余文思對手下說:“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
意思是王和太子都還在,王叔卻自立為王。
如果能退唐兵,王叔必定第一個砍我腦袋。
這扶余文思倒不笨,當夜便率領左右翻墻降唐。
城中一時大亂,不少人隨之出城投降。
蘇定方命軍士登城立唐軍旗幟,扶余泰終于心態崩了,開門降唐。
都城被滅,其余各郡各城,也皆傳檄而定。
困守北境的扶余義慈、扶余隆及諸城主迫不得已,也都降了。
自此,百濟宣告滅亡,5部37郡共76萬人戶完全納入了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這一切,都是短短半個月時間內發生的。
捷報傳回長安,高宗大喜過望。
一系列的封賞不提,更重要的是,趕緊建立一套制度,將這百濟國土,牢牢握在手上。
隨著封賞傳回百濟的,是李治的詔書,代表了大唐對新征服之地的思路。
在百濟故地設置“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將其納入唐羈縻府州體系,五都督府下轄37州250縣。
大唐委任右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統兵鎮撫全境,又命左驍衛郎將劉仁愿率兵一萬鎮守百濟城,委派當地的酋長分任都督、刺史。
匆匆數月,百濟在迅速脆敗的初識混亂之后,終于開始建立新的秩序。
……
“對了,阿彌,你聽說那個消息了嗎?”
“什么?”
阿史那道真騎在馬上,側臉向蘇大為道:“九月三日,大總管令左驍衛郎將劉仁愿率領一萬軍,并聯合新羅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羅軍,共同守衛熊津都督府城,自己則率百濟國王、貴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一萬兩千多人等俘虜渡海回奏凱旋。”
“是獻俘吧?”南九郎在一旁興致勃勃的道:“去年聽說大總管也曾在東都洛陽向陛下獻上叛亂的都曼等人。”
“這是揚我們國威的好事。”
阿史那道真撇撇嘴:“阿彌,你怎么就沒明白。”
“明白什么?”
“大總管離開了,這熊津城現在全由那王文度一手遮天了,我看他對當年的事還念念不忘,只怕……”
“應該不會吧。”
蘇大為愣了一下,腦中記起王文度的樣貌。
此人是典型的貴族,待人溫文爾雅。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笑里藏刀。
城府甚深。
不過之前蘇大為與他,并沒有什么沖突。
相反,在征西突厥的路上,王文度還曾主動向蘇大為示好。
“我對那個姓王的總不太放心,覺得這小子太陰……”
阿史那道真砸了砸舌頭:“希望只是我的胡思亂想。”
“你那叫杞人憂天。”
一行人說說笑笑,向熊津城行去。
現在已是十月深秋,半島這邊早早下了雪。
從城外回城的一路上,看到的都是一片瑩白,樹木枯朽,枝頭掛著冰棱兒。
遼東之地苦寒,若是此時能來一杯蘇大為家產的烈酒燒刀子,倒是頭等美事。
只不過,最近軍中下了禁酒令,便是蘇大為也不能飲酒。
沿路上偶然還看到狐貍和銹狍子,不過眾人已經沒了再射獵的興趣,只顧聊著天,聊起半島的局勢。
“阿彌,蘇總管回去太快了,百濟雖攻下來,但是各郡頗不太平,四處暗流涌動,咱們算是坐在一個火藥桶上了。”
蘇慶節一路上都沉默寡言,直到此時才開口:“最近幾日各方騷動卻突然消失了,我總覺得不對。”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衡阳县|
竹山县|
兴安盟|
拜泉县|
邢台市|
长寿区|
万安县|
迁西县|
社旗县|
万荣县|
孟村|
大理市|
缙云县|
沽源县|
崇仁县|
井陉县|
浏阳市|
峨山|
阜阳市|
正阳县|
嘉峪关市|
尼勒克县|
尚志市|
永城市|
神农架林区|
清水县|
深水埗区|
佳木斯市|
龙井市|
宁都县|
泗洪县|
龙江县|
曲麻莱县|
永年县|
定西市|
兴仁县|
彭州市|
浦北县|
揭东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