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袖底脫金蟬(中)-《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若說之前安文生還對自己身為異人的本事,有一種“迷之自信”。
此刻站在懸崖邊,親眼看看環(huán)境,他才忽然意識到,這里不是長安,甚至不是西域。
這里是高數(shù)千米的雪山。
下山路只有一條。
吐蕃人只用守好下山的路,他和蘇大為哪怕是異人,也毫無機(jī)會(huì)。
異人也會(huì)累,也會(huì)精疲力竭。
單挑數(shù)萬大軍,開什么玩笑?
這沒法打。
所以他才會(huì)突然心情變得無比沉重。
這是蘇大為極少在他身上看到的低落情緒。
過去的安文生與長安貴族二代們格格不入,他不喜朝政,也對做官掌權(quán)無甚野心。
就喜歡跟著袁守誠游歷各方,增長見聞。
但同時(shí)他又是極聰明的,眼界極廣,無論是朝中之事,還是人心,又或者對西域諸國,古今兵事,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這也令他與長安許多貴族門閥中人顯得格格不入,被人私下稱呼“安大傻子”,但他也不以為意。
甚至就算是在安氏里,安文生也顯得頗為特立獨(dú)行。
蘇大為過去有許多事,只要找安文生問,他都有解決辦法,都能給蘇大為出主意。
胸有韜略,腹有良謀,說的就是安文生這種人。
所有的一切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仿佛天下沒有難事,至少?zèng)]有能難住他安文生的事。
但就在眼前這一刻,站在巴顏喀拉峰頂,俯瞰山下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火把,看著一望無邊的吐蕃兵軍帳。
安文生心中生出沮喪之情。
他終于意識到,眼前的困局,是以他的眼界、才識和能力都無法解決的。
蘇大為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一時(shí)又不知如何說起。
其實(shí)何止是安文生,任何人在這種絕境下,都有一種無力感。
“阿兄。”
聶蘇在后面拽了拽蘇大為的衣角,小聲說:“安大兄為何如此?要不我們明天騙那吐蕃將上來,然后把他抓了,威脅他們。”
蘇大為還沒回答,安文生已經(jīng)搖頭道:“沒用的,就算抓了祿東贊,這兵,他們也不會(huì)退。”
“為什么?”聶蘇有些不服氣的問。
“你看那個(gè)方向。”
安文生向山腳下指去。
若是常人,能看數(shù)里遠(yuǎn)已經(jīng)是極了不起了。
但安文生與聶蘇都是異人,視力遠(yuǎn)超普通人,隔了數(shù)千米在夜色篝火下,依舊能看清那個(gè)方向有一面旗。
依稀是雪山獅子的模樣。
“那是鷹獅旗,吐蕃軍中只有一人用此旗幟,那人是祿東贊的兒子,名叫論欽陵,乃是吐蕃軍中不世出的天才,他現(xiàn)在雖沒有名震大唐,但是在吐蕃兼并雪域各部時(shí),東征西討,戰(zhàn)功赫赫,祿東贊能坐上大相之位,論欽陵至少占一半的功勞。”
聽了安文生的話,蘇大為不禁有些驚訝的看向他。
沒想到安文生對這吐蕃內(nèi)部之事也如數(shù)家珍,這份見識當(dāng)真是極少見了。
哪怕多年之后,大非川之戰(zhàn),唐軍自薛仁貴以下,對論欽陵都缺乏足夠的認(rèn)識和重視。
若當(dāng)時(shí)有安文生在側(cè),唐軍在大非川也不至于敗那么慘了。
聶蘇聽了更不服氣了:“既然他是祿東贊的兒子,我們抓了他,豈不是更有把握逼退吐蕃兵?”
這話說的四周為之一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竹北市|
屏南县|
嘉义市|
水城县|
泰宁县|
鹤庆县|
白城市|
临朐县|
洛川县|
内黄县|
禄劝|
东乌珠穆沁旗|
江城|
台东市|
望江县|
庆云县|
房山区|
永济市|
石首市|
资阳市|
商洛市|
茂名市|
德昌县|
华亭县|
白河县|
泰和县|
安吉县|
吉林市|
北宁市|
临城县|
健康|
新乡市|
通化市|
东莞市|
沈阳市|
桂东县|
东台市|
九龙城区|
偃师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