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戰序幕-《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歷史上,關于高宗朝第一次征東突厥疑點甚多。
蘇大為只能從結果往前倒推出可能的真相。
那便是當時李治并沒有完全掌握唐軍,借著之前派蘇定方出征高句麗,小小的試探了一下軍方的狀態。
確定蘇定方的忠誠后,迅速派蘇定方回朝,同時開赴燕然都護府,打響了高宗朝第一次征西突厥之戰。
這一戰,表面上看,大唐是失敗了,除了打掉幾個西突厥的仆從部落,根本沒有實任何戰略級的戰果。
但實際上,自從征西軍離開長安,李治便在朝中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便是廢王立武,廢掉前皇后王氏,及過去最受寵愛的蕭淑妃,半月后便立武媚娘為皇后。
接著又是一連串的動作,將王氏與蕭氏,這分別代表著關隴貴族及山東望族的兩支門閥勢力,從朝堂上一掃而空。
同時被驅逐的還有前右仆射房玄齡。
更驚人的是,接著還賜縊死了王皇后與蕭氏。
當然,這個命令據說是出自武皇后之手。
但以當時武媚娘對李治的影響力來說,絕不可能。
必然是李治在背后授意而為。
長安朝堂中,李治敢進行如此激烈的斗爭,一定是有著足夠的把握。
除了朝堂中新興寒門勢力的崛起,最大的原因,也是唯一的可能,便是軍事上。
此次征西軍雖然唐軍只出動五萬人,但在這五萬人里,一定有原本屬于關隴貴族的軍方勢力。
把這些人派出來,無法插足長安之事,李治才可能動手。
一個政治動向,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必定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與之相配合。
第一次遠征西突厥,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清除異己。
攘外必先安內。
將原本屬于關隴貴族和山東望族的唐軍將領,從軍中清除出去。
或戰損,或事后尋由頭撤職,又或是明升暗降。
連大總管程知節戰后都被彈劾,職務一擼到底,何況其他人。
大的方向是這么回事,但是對于蘇大為來說,李治要清除異己他管不了,但如果征西突厥失敗,自己豈非白來一趟?
這可是征西突厥啊,若運作得好,便是滅國之功。
蘇大為志不在從軍,自然是希望為數不多的參軍履歷里,來一筆滅西突厥的記錄。
對他來說,只有此次“假打”西突厥,變成真打,最好一戰滅掉西突厥,利益最大。
而且也可以結好蘇定方。
至于李治想讓王文度設局整程知節,那關蘇大為屁事。
程知節不想再立功,不想功高震住,對蘇大為來說,同樣是……
關我屁事。
李治總不可能憑空捏造個罪名吧?
反正老程回去就要退休的,被彈劾退,還不如來一場大功嘛。
李世民是李世民,李治是李治,高宗對付臣子,還真做不來李二那種程度。
鐵騎飛揚,驚碎了草原美夢。
視線盡頭,遠遠看到一排黑線迅速蔓延。
看旗幟,是屬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下屬的狼頭旗。
狼騎,在突厥人的武力中僅次于獅騎,是來去如風,做戰風格無比彪悍的勁旅。
同時也是草原上的噩夢。
各族最怕的并不是阿史那賀魯身邊的獅騎,畢竟那五萬獅騎相當于西突厥可汗的“禁軍”,若非生死存亡,絕不會輕易動用。
而狼騎就不一樣了,經常奔馳在草原上,對付內外敵人。
立下赫赫戰功。
他們的功績,都是用鮮血凝成的。
一見狼頭旗,足以令草原上的牧民孩子止住夜啼。
天邊盡頭的黑線還在繼續擴張,從一條線,漸漸變成巨大的波浪,最后是數之不盡的汪洋。
騎兵如潮水,連綿不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江陵县|
焦作市|
台江县|
聊城市|
陵川县|
略阳县|
昌邑市|
尉犁县|
循化|
贵定县|
抚远县|
邵武市|
龙陵县|
沙河市|
瓦房店市|
合水县|
长春市|
新河县|
友谊县|
栾川县|
武隆县|
八宿县|
四会市|
新竹市|
武乡县|
怀柔区|
武义县|
盐城市|
湖口县|
莎车县|
博乐市|
清远市|
禹城市|
灯塔市|
彰化县|
塔城市|
长葛市|
武威市|
巴南区|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