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八章 陌刀-《大唐不良人》


    第(3/3)頁

    唐軍越騎,裝備與尋常斥候又不相同。

    出征前,除了挑選上好戰馬,還要將馬喂上精飲料,喂飽喂足,有時間還要洗涮一番,與戰馬建立親密之感。

    馬通人性,若是對它們好,在戰場上,必有回報,或許關鍵時刻能救你一命。

    除了馬,還有衣甲。

    唐軍衣甲有十三,一為明光甲,二為日光甲,三為細鱗甲,四為文山甲,五為烏鎚甲,六為白布甲,七為皂絹甲,八為布背甲,九為步兵甲,十為皮甲,十一有木甲,十二有鎖子甲,十三有馬甲。

    這其中,公認最好的是明光甲,可惜造價昂貴,不是普通人穿戴得起的。

    光是造一副明光甲需時要六至九個月,修理一副明光甲,更是需要四十多人。

    許多人光是聽說造甲時間,便望而卻步了。

    這支越騎因為都是善士之人,所以穿的是皮甲,比較輕便,防御力也算不錯。

    如果是重騎,比如太宗時的玄甲精騎,便會配馬甲,人馬俱被掩得嚴嚴實實。

    不過重甲騎屬于精銳中的精銳,唐軍中也不多見。

    蘇大為至今還沒有親眼見過。

    除了馬和衣甲,人手還配一支長槊。

    槊,也就是長桿矛,同矟。

    分為步槊和馬槊,馬槊的長度最長能到四米,所以也叫丈八長矛。

    三國時張飛用的便是此物。

    槊的前端似短劍,可砍可削,刃部下有留情結,防止在戰馬高速沖鋒時貫穿對手。

    如果槊穿透對手,拔不出來,對騎兵來說是失去長武器的局面。

    越騎作戰主要還是以弓箭為主,所以并沒有配那么長的朔,大概也就三米左右。

    然后便是角弓,還有四筒箭壺。

    一筒為二十到三十支箭,四筒裝滿,便是一百余支箭。

    聽起來有些夸張,不過考慮到深入敵后,箭便是消耗之物,作戰時不可能盡數回收,多帶一些也是有必要的。

    除了弓箭,橫刀自然必不可少。

    短刀也有,切肉用。

    最讓人驚奇的是,婁師德和王孝杰等三人,還分別帶了用黑布罩起的長兵器,懸掛于馬身上。

    蘇大為隨口問了一聲。

    婁師德向他解釋說是陌刀。

    聽到陌刀二字,蘇大為頓時精神一振。

    可惜婁師德并沒有當場展示的意思,蘇大為也不好提出這種奇怪的要求。

    唐刀制式有四,一為儀刀,二為障刀,三為橫刀,四為陌刀。

    其中儀刀做為禮兵器使用,類似后世的儀仗隊,主要是華美,并不考慮實用性。

    障刀輕便靈活,用于近身肉搏,有點像是倭人武士的脅差。

    或許倭人是學自唐人也不一定。

    先前越騎帶的短刀,便是障刀。

    而陌刀又不同,它是一個傳奇。

    史籍中對陌刀形制的記載只是寥寥數筆,而大唐薄葬的風俗,致使后世考古出土并沒有見到陌刀的實物。

    一直以來,對陌刀有各種猜測,可惜沒有定論。

    唯一能肯定的便是,陌刀極為鋒利,可能是斬馬刀一類的存在。

    不過這種重武器肯定是無法騎在馬上使用的,正確用法是步兵聚成方陣,持陌刀并列向前。

    明光甲甲光耀日,陌刀鋒芒如電。

    那是怎樣一副熱血沸騰的場面。

    凡有所當者,人馬俱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大余县| 启东市| 马龙县| 武胜县| 重庆市| 盐城市| 景东| 大同市| 华宁县| 金坛市| 连南| 兴仁县| 康保县| 芜湖市| 额敏县| 古蔺县| 柳河县| 剑川县| 汝州市| 班戈县| 山阴县| 五常市| 伊宁县| 高碑店市| 岳阳市| 丁青县| 磐石市| 榕江县| 丘北县| 清苑县| 集安市| 开鲁县| 宣武区| 永仁县| 仁化县| 襄城县| 柳江县| 武平县| 阿巴嘎旗|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