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沒有仁慈-《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所有人都讓契苾何力歸順真珠可汗。
結果契苾何力拔出佩刀向東面大喊:“豈有大唐忠烈之士受你們的污辱,天日昭昭,我心終不可移。”
說完,他揮刀將自己左耳割掉,扔在真珠可汗面前,誓不叛唐。
等契苾部背叛的消息傳回大唐時,太宗身邊的人都說契苾何力投靠了真珠可汗。
太宗卻堅信:“這不會是契苾何力的本意。”
身邊人道:“這些戎狄之族臭味相投,契苾何力歸順薛延陀又有什么奇怪呢?”
太宗則說:“契苾何力心如鐵石般堅定,必不會背叛我。”
不久,有使者從薛延陀那里回來,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真相。
太宗聽后當眾落淚,對身邊人問:“我必救契苾何力回大唐。”
之后,太宗命兵部侍出崔敦禮持旌節曉諭薛延陀,許諾要將女兒新興公主嫁給真珠可汗為妻,以此換回契苾何力。
這才終于將契苾何力換回來。
此后契苾何力為大唐征戰沙場,戰不旋踵。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
契苾何力與阿史那社爾皆以刀刺己面,鮮血淋漓,以此來表達對太宗的哀思。
并請求李治,允許他們自殺殉葬,陪伴太宗于地下。
后來李治說太宗有遺旨,不許殉葬,這才作罷。
終太宗一生,像契苾何力這樣的蕃將,不是個例,而是有很多。
除了契苾何力,還有執思失力,阿史那社爾,史大奈,阿史那忠,突地稽等等。
能令異族歸心,可見太宗用人之道。
但是,蘇大為同時也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還有著另一面。
就像光明背后是黑暗一樣。
善惡、強弱、高下,這些本就是互為表里的。
比如大唐一代戰神李靖,世人只知道李靖用兵如神,一戰滅東突厥,卻不知道滅東突厥之后的故事。
李靖滅東突厥回朝之后,御史大夫蕭瑀隨即彈劾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
在李靖立下蓋世奇功之下,居然有御史大夫敢彈劾,這御史背后要沒人撐腰就是活見鬼了。
比起滅東突厥之功,搶點東西算什么?
何況唐軍戰后劫掠,乃是激勵士卒的潛規則。
否則那些兵士放著家里田不種,跟著跑出來打仗,腦袋懸在褲腰帶上,圖啥?
何況就算唐軍不動手,那些蕃屬國的仆從軍,也是一樣要洗劫一番的。
唐軍先搜刮一遍,最好的上交朝廷,次一級的,兵士將領大家分一分,也算沒白來。
剩下的就是仆從軍們掘地三尺,從鍋碗瓢盆到茶磚牲口,搜刮得干干凈凈。
朝廷吃肉,大家喝湯,僅此而已。
大唐立國之后,民心思定,大家都不想打仗了。
若不是有戰后的財物激勵,唐軍這口勁早松掉了。
現在大唐雖然仍以府兵制為主,但天下田地都是有數量的,上好的田地越來越少,府兵制越來越難推行下去。
就連當初征突厥時,主力也是靠的太宗精挑士卒編練的新軍。
這已經近乎于募兵制了。
而且彈劾的是什么?
彈劾的是李靖治軍無方……
首先,李靖只有戰時統兵權,并無平時治軍之權,其次,征東突厥的新軍是太宗一手訓練出來的,說軍紀不好,打誰臉呢?
若李靖治軍無方,大唐里還真找不出幾個比他更重軍紀的。
此事,細品一番,便知其深淺。
太宗借著彈劾之事,大手一揮,對李靖訓斥道:“隋朝的將領史萬歲打敗了達頭可汗,可是隨朝不予獎賞,以致于滅亡。朕不會這樣做,應當赦免你治軍無方之罪,記錄你擊敗突厥的功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张北县|
许昌市|
墨玉县|
碌曲县|
金阳县|
景德镇市|
富裕县|
苍梧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汤原县|
田林县|
称多县|
常州市|
德钦县|
义乌市|
汶川县|
云南省|
红河县|
修文县|
喀喇|
长阳|
贵定县|
河北区|
中牟县|
米脂县|
沙河市|
玉屏|
唐河县|
湟源县|
西和县|
大港区|
始兴县|
兴国县|
繁昌县|
远安县|
达拉特旗|
嘉鱼县|
甘孜县|
泽库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