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量入為出-《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太子詹事、東閣大學士李綱卻對皇帝的得意不滿,認為皇帝這是變相的剝奪敲詐商人,認為此風不可開,更不可長。
“這怎么會是敲詐呢,商人們爭奪贊助商的名額資格,雖然確實是拿錢來換這贊助商之名,可他們的付出并不是白付出,他們的收獲是很顯著的,商人言利,無利不起早。這些能成為贊助商的,哪家不是天下有名的大商團或是大商行,他們會做虧生意,還爭著做?朝廷并不強求他們成為贊助商,他們掏錢做贊助商,得到的收益是很高的。”
李綱則說皇帝不當言利,不能跟商人一樣。
羅成笑笑,望向崔君肅。
“崔相,替我告訴李大學士,朝廷能夠不言利不談錢嗎?”
“圣人,普通人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也離不開錢,至于朝廷用錢之處就更多了。去歲,朝廷兩稅收入,計粟則兩千五百余萬石,布繃綿則兩千五百余萬端匹,錢則四百余萬貫?!?
“另有工商稅、專賣稅、市舶關稅,以及朝廷通過和買糶賣、與藩國朝貢貿易所得,共計約五千萬貫左右?!?
崔君肅是朝廷的大管家,他說的這些數字,自然是不會錯的,當然,這些數字,其實也是公開的,民部上奏朝廷的奏表中,都并不是保密的。
“這些錢夠支出嗎?”皇帝問。
從這些數字上看,朝廷收入很高,做為正稅的兩稅收入,收的粟米絹布這些實物租,并不算高,若是按照隋時的租庸調制,一丁年繳兩石租,兩千五百萬石粟,不過是一千二百來萬丁的租而已。隋強盛時可是有近九百萬戶人丁,哪怕以每戶兩丁算,也是近兩千萬丁,一人兩石那就是四千萬石粟的年租收入。
實際上雖然要扣除不課戶、不課丁,但相差也是巨大的,這也是為何隋朝時的存糧能有那么多的原因所在,均田地分的少,可租卻是按每丁百畝的標準統一收的年租兩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肥西县|
南投县|
台北县|
百色市|
东丰县|
乐陵市|
龙胜|
柳州市|
嘉义县|
霸州市|
响水县|
和平县|
和静县|
昔阳县|
休宁县|
齐河县|
徐汇区|
芜湖县|
辽宁省|
应城市|
陆丰市|
余姚市|
遂川县|
舒城县|
湖州市|
阜阳市|
晋州市|
淳化县|
五常市|
岚皋县|
尉犁县|
东阿县|
三都|
榆中县|
东海县|
康保县|
榕江县|
安阳县|
昌图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