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我本華夏-《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我們鐵勒諸部就是不知道根,不知道祖先的榮耀,所以才會一直在草原上受盡壓迫。而如今我們得大秦天子的支持,擁有了漠北,可回紇諸部卻叛亂了。若是我們能夠知曉自己的根,就不會有這么多的戰(zhàn)亂。”
乙失缽可汗費這么大的勁尋根問祖,就是為了找到一個辦法,能讓薛延陀不再只是如漠北的牧草一樣那般短暫脆弱,他希望薛延陀能和中原的華夏一樣經(jīng)久不衰。
他終于找到了根,尋到了祖。
“我們的祖上是管理古匈奴的夷正,他們并不是匈奴人,我們祖上也是華夏,我們與中原的大秦同根同祖。”
“回紇也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些!我們應(yīng)當(dāng)停止戰(zhàn)爭!”老汗喃喃念道。
回紇也是鐵勒的一支,西漢末王莽篡位,劉氏恢復(fù)漢王朝后,因為金當(dāng)和王莽是表兄弟的關(guān)系,導(dǎo)致了金日磾家族的避難。
金日磾后代中第六代的休屠部領(lǐng)軍人物是金額魯和金鎮(zhèn),金額魯是長支正統(tǒng),所以當(dāng)金氏開始避難時,金額魯特將休屠的名稱改為額魯特,并分大小部。
大額魯特為金額魯特所領(lǐng)七部,小額魯特為金鎮(zhèn)所領(lǐng)三部。
此后,額魯特持續(xù)強大,也使過數(shù)個名號。
西漢末時,從休屠改名額魯特,東漢起又改名為鐵勒。
屠各也是共同的族名,突厥便是來源于此,而休屠,是唯一的,至高無上的。
漢王朝擊敗北匈奴,鮮卑攻其左,丁零攻其后,鮮卑部落進入草原,草原上的匈奴部落皆自號為鮮卑,丁零也是其中之一。
鮮卑占據(jù)東北部后向西,受額魯特諸部阻擊,然后才南下幽燕,也是從此時起,鮮卑開始了后面南北朝時代的崛起之路。
北匈奴被擊敗逃走時,隨北匈奴西走的主要部落是大樓部一部,名為咄陸。
丁零開始與留下的北匈奴遺部額魯特部交戰(zhàn),結(jié)果反而是曾經(jīng)為漢軍充當(dāng)帶路黨的丁零一敗涂地,最后只得臣服于后起的大樓、赤勒兩部,夾生在額魯特諸部之間。
此時的額魯特也衍生為多個部族,其中最強大的便是大樓和赤勒二部。
其后在大樓中又分解出了拔野固、仆骨、韋紇等諸鐵勒部落。
到北魏道武帝擊高車,從韋紇中分出骨利干,北魏中期,韋紇中第二次分出十姓回紇。
到突厥土門可汗之后,回紇第三次分出九姓回紇和九姓烏古思、葛薩等部。
而當(dāng)年隨金額魯特北遷的休屠部落賀蘭則演化為黑狼部,繼而簡化為隆部,再立為舍利氏(薛種),后與南匈奴演化為賀蘭遺部乙利吐氏(延陀部)合并稱為薛延陀。
而隨金額魯特北遷的休屠部須卜,則演化為解批部,為后契苾部。
后來乙失缽東遷時,一部份與契苾部合并后,稱突騎施,也叫突厥薛,一部稱契苾薛,也叫契苾施。
而隨金額魯特北遷的休屠禿童部演化為紇突領(lǐng)部,再改成檀檀部,后來成了柔然主體,此后被突厥擊破,為九姓烏古思擊破,遠(yuǎn)走泰西。一部被分配給阿史德,后分裂為敵烈八部。
隨金額魯特北遷的休屠渾邪部,則演化為渾部,南下與漢人融合。
“高車六部,狄部、袁紇部、斛律部、解批部、護骨部、異奇斤,唯有狄部是丁零,其它五種都是額魯特種衍生出來,這些都是當(dāng)年隨額魯特西遷的原休屠部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同德县|
上饶市|
肥西县|
吉木乃县|
辰溪县|
石嘴山市|
商城县|
县级市|
灵璧县|
儋州市|
新源县|
南通市|
崇阳县|
神农架林区|
晋城|
汝州市|
开江县|
云龙县|
新乐市|
壶关县|
江孜县|
万全县|
武强县|
两当县|
潞西市|
隆回县|
合肥市|
普洱|
玛纳斯县|
舒兰市|
阿尔山市|
客服|
鹤庆县|
胶南市|
武清区|
京山县|
大宁县|
随州市|
青海省|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