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隋唐大猛士》


    第(2/3)頁

    “是的,一定會的,這是市場規律,就算皇帝也干涉不了。得讓李輔國停下來,不能馬上把那些東西運到洛陽來,不然,那船上的東西得貶值許多,甚至連內庫里的那些,也要貶值?!?

    長孫覺得很荒唐,怎么大量金銀珠寶香料要運來,皇帝還不高興。

    “陛下,直接把這些東西用來代給官員俸祿或是充做將士們的賞賜不行嗎?”

    “昏招?!?

    羅成直指她的錯誤。

    “還是那個問題,市場流通量的問題,就算把這些輕貨換個方式用出去,比如拿來折給百官的俸祿或將士們的賞賜,但最終這些東西還是流到了市場上。市場上大量增加存量,供依然大于求,于是不是會貶值。”

    “唯一不同的就是本來是砸在我們手里,我們虧了,但現在卻變成將士們和官員們虧了,本來官員到手一百貫錢,我們給他一百貫錢的胡椒,然后市場上大量胡椒,最后官員手里一百貫的胡椒,只賣出七八十貫,他就虧了。”

    “這樣搞,會讓大家不滿怨恨的,尤其若是把這些當成賞賜折給將士們,結果卻等于變相少給將士們賞賜,你說會是什么惡劣的后果?”

    明朝時就喜歡搞這種,比如朝廷發行寶鈔,強行規定的是鈔錢一比一,但因為大量超發,實際上鈔很不值錢,可朝廷還是按一比一發給官員和將士們,就等于變相克扣官員和士兵們的俸祿和賞賜了。

    再有就是拿胡椒等海貿過來的商品折錢發給官員們,充當俸祿,一樣是折錢高,結果到手卻實際貶值的情況,弄的怨聲載道,這都是朝廷坑爹之舉。

    羅成肯定不能這樣搞的,那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其實就算是朝廷法定的貨幣錢、絹,甚至是金銀幣也一樣是有這樣的問題的,比如京城物價為什么貴呢?

    就是因為京城有大量拿薪水俸祿的,他們手里掌握著大量的現金,錢多自然就導致物價貴。而在鄉下,百姓們拿工資的手,手里現金更少,于是交易也少,買的少,物價自然就低。

    這都是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但是這個時代真正懂這個的并不多。

    “讓李輔國回來途中,放緩速度,沿途交易,把這些輕貨都交易出去,換成錢、絹,就是金銀銅也行,交易不完,還可以把船隊分開,分別往江南、淮南、中原甚至是河北、關外、巴蜀、關隴等諸地交易。”

    “這樣就不會導致貶值嗎?”

    “大量輕貨財寶猛然都涌入一地,必然導致貶值,但是如果分散開來,其實還是能夠吸收掉的,尤其是在短期內,信息沒有那么通暢,市場上并不知道各地都涌入了這么多貨物,于是對當地的沖擊不大,但是,回頭各地市場消息匯總起來,肯定還是會帶來整體的跌價貶值的?!?

    不過那個就只是個市場反應了,羅成的東西已經賣出去了,不用擔心貶值,他也沒有折錢給官員充當俸祿或給將士當賞賜,因此朝廷沒損失,官員或將士們也沒損失,也許商人們有損失,但這是市場商業行為,有虧有賺,不能怪誰。

    再一個,這些輕貨并不民生用品,多是奢侈物品,因此其實也不會影響到普通的百姓。甚至有一個,這些輕貨在全國市場上出售后,被大量人分散買入,其實也并不會馬上又流出,只要不是短時間內的密集大量交易,其實也不會有那么快的市場反應,帶動價格下跌的。

    這就和銀行擠兌是一樣的,一般情況下不怕兌現,怕的就是擠兌,再大的銀行,也怕這個。

    輕貨換成銅錢和絹帛,這都是貨幣,貨幣就算集中到朝廷手里,可畢竟是要用出去,是用到各個地方,因此貨幣雖在流通,可總量沒變,不會造成什么壞影響,頂多也就是京城官員和京城宿衛將士多領了點賞,導致物價稍稍上漲一點而已。

    而如果交易成金銀,那么運回皇家鑄幣局,鑄成金銀幣后,再流通出去,那點金銀幣,其實對于整個天下的貨幣量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通州市| 丘北县| 咸宁市| 唐山市| 靖西县| 新乐市| 石门县| 宽城| 南安市| 德阳市| 皋兰县| 建湖县| 黄梅县| 赣州市| 淅川县| 祥云县| 嘉义市| 阿拉善左旗| 理塘县| 昂仁县| 尖扎县| 昭苏县| 呈贡县| 广南县| 内黄县| 拜城县| 普格县| 龙山县| 罗源县| 调兵山市| 吉林市| 周至县| 阳城县| 清涧县| 民县| 阳城县| 台山市| 商南县| 依安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