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我姬姓寧氏根系中原,源于周族。遠祖康叔,為周武王同母弟,先封于畿內(nèi)康地。武王滅商建周,后封于殷墟,創(chuàng)立衛(wèi)國,定都朝歌。傳至十世衛(wèi)武公,封其幼子季亹(wei)于甯邑,厥以后以邑為氏,此乃我寧姓起源也!”

    郁江畔,永平郡城中,永平太守寧純身穿緋色圓領官袍,頭戴梁冠,慷慨激昂。

    寧氏家族曾為中原大姓,后來在南梁武帝之時南下,被梁武帝安置到了當時還很落后蠻荒的寧越一帶,當時為欽州。

    最早帶著寧氏族人南下的是寧逵,從他起,如今寧氏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三代。從最早寧逵下江南時只帶著些族家丁奴仆來拓荒,到現(xiàn)在,寧氏已經(jīng)占據(jù)了幾乎整個北部灣地區(qū)。

    歷經(jīng)陳代梁、隋代陳,再到秦代隋。

    寧氏都牢牢把握著北部灣一帶的控制大權,關鍵就是他們在這里幾代經(jīng)營,不但有威望,而且還有私兵。

    到隋朝時,寧逵去世后,寧猛力襲父職任安州刺史,他是個很有野心之人。繼任安州刺史之后,他派自己的弟弟寧暄帶兵進駐合浦大廉洞一帶,開辟新縣,扼住東南沿海。

    在當時的北部灣,雖然版圖上也設立了州縣,但實際上這里主要都還是俚人、僚民,他們不服教化,不為編戶。

    寧暄帶著部眾前來開發(fā)時,這里還是無人管轄之地,盡是俚僚。寧暄到來后先是與當?shù)叵硎最I們談判,然后對不肯歸附的溪峒用兵,又拉又打,終于威服俚僚,然后動員他們下山,開荒種地,下山建村寨,并建立新縣大廉縣。

    后來陳朝滅亡,隋接管嶺南,知道寧暄在這一帶的實際統(tǒng)治后,便干脆授命其為合浦郡太守。

    開皇十八年,寧猛力之子,寧越郡太守寧長真又以同樣的方法,在寧越北部開辟南賓縣、遵化縣。

    初時,寧逵南下時,只據(jù)有一城,后來寧逵死時,已有五縣。而到寧猛力、寧暄兄弟倆時,已經(jīng)又新開辟了十一縣。

    到寧猛力之子寧長真,寧暄接掌寧越與合浦二郡后,又各開辟了數(shù)縣之地。

    于是整個北部灣地區(qū),盡納入寧氏管轄。

    寧氏與俚僚關系也十分不錯,又拉又打,各溪峒臣服,朝廷甚至把寧氏直接稱為俚帥。

    這與嶺南另一大豪帥馮氏差不多,當年馮氏也是在梁南時南下,本是北燕皇族,滅國后南投,被安置在新會一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澜沧| 米脂县| 太仓市| 北宁市| 阿拉尔市| 新邵县| 临邑县| 桓仁| 江源县| 湄潭县| 阳信县| 达孜县| 集贤县| 田林县| 民丰县| 佳木斯市| 会理县| 高平市| 南乐县| 莎车县| 安图县| 三明市| 德保县| 北川| 满洲里市| 祁阳县| 德保县| 安仁县| 乐陵市| 蒲江县| 九寨沟县| 赣州市| 扬中市| 和龙市| 吐鲁番市| 鹤庆县| 珠海市| 泗洪县| 颍上县|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