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功成名就-《隋唐大猛士》
第(2/3)頁
天下之大,若是事事親為,皇帝累死也辦不完。所以他效仿明朝制度,另設通政司,所有奏折都先送到通政司,由他們抄錄備份,然后送一份到政事堂,送一份至皇帝御書房,再留備入檔一份。
送到政事堂的奏折,由宰相們議論,給出相應的處置方案,他們將處置的方案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外。并且根據奏章內容的輕重緩急等,貼不同顏色的紙,一般尋常事務,只貼白紙,然后是綠紙,再是黃紙,重大緊急的事務則貼紅紙。
貼紙完,再交回通政司,再次抄錄存檔,然后送御書房。
這時,翰林士院的士們,則要負責為皇帝先行瀏覽分類,如確認白綠貼紙的奏章分類屬實,且貼紙上的處置得當,便會代皇帝朱批轉回通政司。
通政司再按其類別,轉到尚書省,尚書省給予自己的建議或附議,再轉給相應的六部九寺衙門,對應的部寺根據宰相和尚書省的指示執行。
而對于貼黃貼紅的重要奏章,則才會送到皇帝面前過目。
翰林士會先擬好一個目錄,簡略注明各道奏章的內容和宰相的處置,由皇帝過目。
皇帝便可據此先篩選一遍,既做到心中有數,又不錯過重大事務。
對宰相們票擬得當的奏章,皇帝會指示翰林士代朱批通過。而對有疑惑的,則會親自研究,甚至做出指示,由翰林士代批旨意。
若是對宰相票擬處置不滿,也可否定,打回讓宰相重擬,或直接給出自己的處置結果,交由宰相商議。
最終形成決議,則還是要交由中書擬詔,門下審核,尚書執行。
翰林院士在這個決策層里,充當的是皇帝的秘書角色,甚至是智囊顧問角色。
中書門下政事堂,是最高決策中樞,而皇帝則是最終決策人,但門下省又負有最終審核權。
層層架構,既要保證皇帝不被宰相百官欺瞞,同時又得保證皇帝能夠及時的掌握和處置軍國政務。
皇權和相權相互制約,保證平衡。
雖如今的皇帝之權威,不是宰相們能夠掣肘的了的,但羅成卻還是不嫌辛苦的親自設計了這一制度,就是為了保證以后的皇帝,在這個框架之下,不會出亂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福鼎市|
五原县|
鄢陵县|
苍山县|
荆州市|
龙里县|
山阴县|
安义县|
达州市|
都江堰市|
辰溪县|
施甸县|
巴塘县|
遂宁市|
穆棱市|
盖州市|
临泽县|
宜城市|
石河子市|
义乌市|
屏山县|
志丹县|
抚宁县|
海伦市|
杭锦后旗|
鹤山市|
南阳市|
武胜县|
拜泉县|
牙克石市|
滨海县|
福安市|
文成县|
金山区|
南靖县|
芜湖县|
浙江省|
东乡|
报价|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