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世外桃園-《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處處都是歡欣的人群。
為了能夠多把力氣,大家也都殺雞宰鴨加餐,舍得下本。
不少人口少的家庭,甚至還幾家一起合伙收割。
而在軍屯里,軍士們更加是熱情飽滿,甚至展開了割麥子、挑麥子、打麥子的比賽,還對前三名以錢帛獎賞,刺激的大家更是嗷嗷叫。
天公也很作美。
一連十余天,都是火辣辣的大晴天,沒有一絲絲雨,這讓無數的麥子都搶收下來,得以安全入倉。
收糧之后,便是交倉。
軍屯田里的糧食,一分留屯倉,一分交軍鎮,一分交帥府。官屯里的糧食,一分留屯倉,一分交郡縣,一分交帥府。
而百姓們也都在收獲后,拉著糧食排隊上交。
府兵們的軍田不需要交田租公糧,但是需要按畝數交納一筆社倉糧和義倉糧,社倉糧是由郡中統一管理調度的糧食,以備災荒之用。而義倉糧,則是設在縣中,由縣府代為管理,只在本縣災荒時救濟備災,或在平時救濟本縣孤寡病殘所用。
社倉糧和義倉糧都是按畝征收,都是畝納二升。
相對于畝收起碼一石的產量,這個畝納二升的義倉、義倉糧,其實所納不高,加起來也不到百分之四。但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上限,只按畝征收,所以又比起現在中原的社倉、義倉糧要多,畢竟中原規定,義倉糧按戶征收,最高的上上戶也才五石,其余各有差等。
而一個府兵如果家里有一千畝地,那么義倉糧就得交二十石,社倉糧還得交二十石。
但總的來說,還算合理,畢竟是在田地的基礎上征收,你交的多,說明你地多,自己能留的也多。
百姓并沒有多少不滿。
府兵只交義倉和社倉糧,但他們家眷名下所授的田地,卻是要交租的。
按之前羅成與他們的約定,除府兵外,其余均田授地的百姓,也是按畝收租,按照平均畝產一石這個平均量,定的是每畝取粟三斗,原本還訂了要征草一稱,后來取消了,只一畝征粟三斗。
一畝征粟三斗,比起最初定下的征一半產出要低的多,實際是也就三成甚至不到。但因遼東人少地多,均田到位,因此有資格授田的每丁實際上都有一百畝地,甚至妻子也能分到五十畝,未成丁的中男也分到五十畝,所以一個家庭一般都有二三百畝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安吉县|
从江县|
桦南县|
阿瓦提县|
岫岩|
铜陵市|
茂名市|
葫芦岛市|
抚宁县|
梁山县|
大厂|
宁波市|
图们市|
宁国市|
九江市|
剑河县|
荔浦县|
东安县|
天柱县|
汶川县|
蒙山县|
鄱阳县|
镶黄旗|
安平县|
滨州市|
武宁县|
元江|
酒泉市|
柏乡县|
错那县|
平和县|
武川县|
墨竹工卡县|
九龙县|
寿阳县|
宣化县|
芦山县|
平泉县|
上栗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