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遼東集團-《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今秋豐收,如今整個安東六郡十八縣,包括軍屯田,連府兵軍田、百姓農田也都開始混種,一季種麥后還可混種大豆、粟谷或高粱,如此大大增收了糧食,同時所得大豆、高粱,也能做為軍馬之飼料,大大壯大我們忠武軍的騎兵力量。”
安東道節度度支營田大使王子明的一番報告,讓羅成非常滿意。王子明跟隨羅成數年,一直是負責打量羅成的財務錢糧,這方面經驗豐富,兢兢業業,是個很好的錢袋子管家公。
此前朝廷開道置使后,又于邊關各道設立營田使,負責屯田事務。而在安東道,王子明特兼度支使,便是負責軍資調度,負責節度使衙財政。因此他實際上是營田大使外又兼了個度支軍糧使。
屯田在朝廷是隸屬于工部,工部為總領機構,地方上則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我們安東道軍屯為五十頃一屯,民屯也是五十頃為一屯。每屯各置屯主一人,屯副一人,五屯則置監及丞以統之。”
安東道的屯田是羅成很重視的事情,這涉及到軍糧所需。
因此王子明這個度支營田大使有一個專門的衙門,下面還有營田副大使、營田使、營田副使、營田判官、田曹參軍事等。
而在下面,五十頃設一屯,又有屯主、屯副。五個屯則設一個屯監、屯丞,這些都是基層的屯田官。
“糧食是根本,民以食為天,而我們做為邊疆戰區,軍糧更是軍之根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糧則軍危。對于屯田,必須十分重視,不得松懈。”
正是在羅成的堅持下,現在安東道的屯田事業發展的很紅火。
首先就是軍屯,軍屯是隸屬于忠武軍的屯田,基本上每個軍鎮、戍堡、兵站,甚至是烽堠邊上都有軍屯,其田地由駐軍以及軍屯奴負責耕種打量。其所得屯田收獲,三分之二留存于所在軍鎮戍堡的糧倉儲存為戰備糧,三分之一上繳到附近的大城中儲備調度。
而除了這些直屬隸屬于軍府的軍屯田,還有另外的民屯,民屯就是節度使衙門下的官田,不過耕種之人則是百姓或官屯田奴,百姓屯田則是佃種交租,官屯田奴也是交租,不過租額不同而已。
這些民屯所收之糧,則是進入節度使衙和下面的各郡縣,羅成同樣是將所得之田租糧,劃為分份,三分之一留縣中糧倉,三分之一交郡中糧倉,三分之一交到節度使衙的糧倉之中。
靠著這軍屯和民屯,現在各軍鎮和各郡縣的糧倉都有糧。
而另一方面,百姓也倉中有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阿荣旗|
衡山县|
金溪县|
新营市|
潼南县|
鄂托克旗|
忻州市|
新化县|
长子县|
新田县|
怀来县|
电白县|
西盟|
巴彦淖尔市|
安康市|
蛟河市|
科技|
福建省|
广安市|
宁明县|
贡嘎县|
泾川县|
景宁|
和田县|
和平区|
三江|
彝良县|
拉萨市|
灌阳县|
淳安县|
顺昌县|
合江县|
乐安县|
手游|
江安县|
上虞市|
呼和浩特市|
普洱|
营山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