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求降-《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十月。
羅成在遼東誓師。
他自新城、遼東二郡,集結五萬兵馬,在遼東城下誓師。羅成親自宣讀皇帝催促進兵的詔令,又傳令建安太守宋老生、旅順太守羅存孝、遼西太守王仁恭各出兵一萬圍安市城。
總共出兵八萬,其中戰兵五萬輔兵三萬,對外則號稱是二十萬。
在誓師會上,羅成還給國內城的淵氏父子去信一封,要求淵氏投降,并讓他們交還二十萬被俘之大隋軍將,同時把在遼東戰士的二十萬將士的尸骨收斂送還。
另一方面,羅成又派人從海上前往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和新羅,以天朝宗主上國的身份,命令兩家出兵高句麗,協同滅高句麗,羅成甚至還直接許諾,若是滅掉高句麗后,到時就把平壤貝江以南的土地,分賜給新羅和百濟兩國。
當然,這些都只是口頭上的承諾,一個字也沒留在紙上。
羅成甚至也沒真正指望過他們能出兵,但只要有些動作,也足夠讓高句麗人不安,可以牽制他們部份兵力了。
同時,羅成還以他押四蕃使的頭銜,派人去契丹、奚、室韋、靺鞨諸部傳令,讓他們也出兵,但不是讓他們來安市。羅成讓奚、契丹出兵扶余川,讓室韋、靺鞨出兵鴨綠江上游,只需要有一點點動靜,同樣也可以威脅到高句麗。
秋高氣爽。
一場由羅成親自指揮的遼東之戰再次拉開。
安市此時已經成為遼河中下游一線,最后一座平原孤城,南面的建安,北面的遼東俱已陷落。
漢代時,在這里設置了新昌、遼隊、安市三縣,到西晉時,三縣皆廢。后鮮卑慕容復時期,仍設安市,再到后來高句麗人占據,已經占領了二百余年。
這里位于遼河下游左岸,西面遼河平原,東面則是丘陵山地,安市城便是阻河靠山,面朝平原。
西面的平原是由楊柳河和五道河沖積而成,楊柳河便是后世的海城河,這也是太子河的支流,而太子河又是渾河支流,渾河也是遼河支流。
安市筑于此處,并且在千年來一直存在,有其重要的地理優勢。
不但前面有遼河平原,最關鍵的還是他背后扼守著楊柳河東面山區里的兩條河谷孔道,這兩條河道正是穿過那一片山區的重要孔道,通過這些孔道可往北邊的新城、國內,往東可抵烏骨、石城等。
安市城位于楊柳河北岸的海龍川山上,山勢險峻雄偉,石筑城墻沿山脊修建,周長十余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民勤县|
临泉县|
永康市|
平凉市|
洛宁县|
大厂|
沾化县|
平谷区|
镇平县|
明溪县|
阳春市|
延川县|
洮南市|
临汾市|
舞钢市|
莲花县|
株洲县|
井研县|
比如县|
屏东县|
古交市|
辉南县|
饶河县|
宁津县|
莱阳市|
武城县|
房产|
玉田县|
阜南县|
同德县|
万宁市|
双桥区|
昌邑市|
石林|
象州县|
涿鹿县|
仁布县|
长垣县|
当雄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