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狗皇帝如今新授任的兵部侍郎斛斯政是楊公的人,他早已經暗暗的與高句麗新王高建武暗中聯系上,就等楊廣去遼東送死了。” “這次皇帝征遼會征召多少兵馬?” “比上次少點,但不會少多少,號稱是要發兵百萬,狗皇帝這次計劃是由他親率十萬驍果,宇文述和楊義臣率領六個軍二十萬人馬直趨國內城,而羅藝李景李淵三人率兵十萬打通從新城到鴨綠江的一條通道。再由羅成掛帥,來護兒、周法尚為副帥,統領十萬水師渡海直抵鴨綠江口,逆江而上抵達鴨綠江中上游的國內城下,與陸六軍匯合,攻破國內,擒拿高建武。” 總兵力五十萬,比上次的一百一十三萬確實少的多。王伯當覺得這個計劃跟上次的差不多,區別的就在于上次的戰略目標是平壤,而這次改為國內城了。 平壤城上次被羅成攻破后直接夷平了,現在高句麗人被迫遷都回陪都國內城。國內城就在鴨綠江中游,說來隋軍這次目標的難度確實要小不少,畢竟新城如今還在隋軍手上,從新城殺到國內城,沿著小遼水進軍,前方已經沒有什么大山城阻攔了,唯有一些小山城而已,真正的硬骨頭就剩下了國內、都丸,至于烏骨、遼東這樣的堅城,這次都可以不用理會,只需要盯著不讓他們出來支援國內城就行。 從新城到國內,不過數百里,就算是水師,從東萊到鴨綠江口,也縮減了幾乎一半的路程。 如果沒有其它意外,王伯當覺得這次的征遼說不定還真大有機會,畢竟難度比上次可要小多了,而高句麗經上次一戰,同樣也是元氣大傷的,國王都被擒回大隋了,國都也讓人破了,一戰損失的軍民不下三十萬,這對總人口才五六百萬的高句麗來說,元氣傷的更重。 李密卻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今各地烽火四起,已成燎原之勢,這個時候楊廣還不思先安內,卻要攘外,這就是自尋死路。” 王伯當突然覺得楊廣挺可憐的,本來再次征遼希望不少,可有李密楊玄感等在暗里謀亂,這第二次東征肯定難以成功。 他也算是明白李密為何這般急著要殺羅成了,因為等東征一場,楊玄感在黎陽起兵,那個時候開黎陽倉放糧,可以很快召起無數人馬。不管楊玄感到時是要北上堵臨渝關,還是南下奪東都洛陽,河南都不能不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