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還鄉團-《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大業八年。
正月初五的早上,章丘縣令杜如晦緊急下令,召縣郡兵營和五個鄉的鄉團趕到縣城集結。
“泰山賊裴長才、石子河率萬余賊人,已經越過泰山進入我齊郡之地,賊勢浩大,我們章丘雖不首當其沖,可也必須聚兵早做防備。”
章丘縣郡兵營校尉如今是羅成的大哥羅繼祖,他現在接管縣郡兵營,不過先前縣郡兵營在羅成手里時是兵強馬壯,可后來縣郡兵營直接轉為長白鷹揚府,縣郡兵營重新招募人手,卻是大不如前了。
而現在,因為征遼之役,章丘縣青壯都沒多少。縣郡兵營原本倒也有五百之數,可好多都被召去服役了,現在能召起來一半都難。
不但是縣郡兵營如此,五個鄉的鄉團鄉兵,情況還更差。一團鄉兵五百,可估計三成都不剩。
各鄉鄉團本來有守鄉護土的責任,可是現在也管不了鄉下了,只能先集中守好縣城。如今賊匪四處流竄,雖然齊郡有張須陀這位猛將在,但郡兵數量少,也左右難支。
長白山還駐有一個鷹揚府,但羅成帶走了大半人,留下二百府兵還要分駐長白山各堡,要不然,長白山隨時就可能成為積聚賊匪的大本營。
杜如晦把城防的任務交給了羅貴、羅繼祖父子倆。
本來要去鄉下接人的羅繼祖,便只好派了一個郡兵回去,讓他找老二承宗,讓他帶著長白鄉的鄉團順路接上羅家人來縣城。
羅承宗是在午后的時候接到的信,他在南山村對面的長白鄉營里訓練手下。鄉營五百人,現在缺員嚴重,營里只有幾十人,承宗派人四下通知還在鄉里的鄉兵們回營。
可也不過湊齊了一百五十多人。
另一邊,義兒營中,此時羅成讓兄弟代為收養的義兒卻已經達到三百之數。這些少年多是十歲十一二歲的少年,多是些乞丐孤兒,被收養過來,做為羅成麾下那些陣亡弟兄的繼嗣子,因此被稱為義兒。
他們每天一起生活,學習武藝,讀書算數,能吃飽穿暖,比起以前的生活自然是好的多。
羅承宗帶上一百余鄉兵,也把這三百義兒帶上了。
過得河來,南山村里,村民們也已經家家戶戶都在收拾行李,都聽說了賊匪消息,又見隔壁的鄉營都要拔營,自然也不收再呆。
大嫂二嫂四嫂都是產后不久,生產還不滿百日,這個時候頭上包著毛巾,抱著哭鬧的孩子手忙腳亂。
羅母和小妹以及王慧娘則收拾了大包小包的東西,恨不得把家都搬走。
倒是羅成的妻子單彬彬,卻跟好姐妹張紅線,一人牽了馬匹,做了男人裝束,背弓負刀。尤其是單彬彬,牽著高頭大馬,居然還持了桿單家棗槊出來。雖然這把槊不是羅成那種二十三斤重的重槊,這只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十二斤馬槊,可一個女人,持槊也非常嚇人了。
老四媳婦劉三娘道,“我要不是還沒滿百天,肯定也跟五弟妹一樣,騎馬提刀,看哪個賊匪不開眼敢來。”
承宗看著亂糟糟的家里,嘆聲道,“收拾好些細軟帶上就好,其余的就不用帶了。杜嬸,你看這幾口大箱子沒必要帶,到了縣城,都有現成的家具等。”承宗看到杜如晦的母親跟妹子,正在費力的搬著一口大箱子,只好笑著勸道。
“這箱子里是伏威從遼東讓人送回來的賞賜,都是上好的綢子?!?
承宗只好讓人幫忙搬上車。
最后羅家女人們收拾了幾大馬車的東西,要不是承宗攔著,她們還能再裝上幾大車。
羅承宗一把大鎖把家里院子門鎖上,然后帶著全家一起往縣城趕。
百余鄉兵,三百義兒營少年,護著羅家家眷十余人,后面還跟著南山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的幾百號民眾,大家攜老扶幼的跟著走。
有年長些的,說起幾十年前大隋還未統一天下之時,這齊魯之地也是經常混戰,又是兵來又是匪,經常得背井離鄉逃命。
好在這次有承宗帶著鄉營和義兒營護著,大家便都跟著往縣城去,不管怎么說,縣城的城墻總是很高大,比村墻總強的多。
上次王薄王勇也打到章丘城下,可不也被羅五他們兄弟擊退了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木里|
自贡市|
栾川县|
普洱|
达拉特旗|
潮州市|
堆龙德庆县|
明溪县|
贵阳市|
综艺|
庆安县|
保康县|
屏山县|
区。|
景谷|
达尔|
久治县|
馆陶县|
宿迁市|
海安县|
葫芦岛市|
屏南县|
连云港市|
蒙城县|
丰县|
阿克陶县|
抚顺市|
三江|
卓尼县|
宁南县|
黄梅县|
厦门市|
扶风县|
桐柏县|
阿城市|
自治县|
西峡县|
双江|
怀远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