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0章 七石弓-《隋唐大猛士》


    第(2/3)頁

    “要求頭頂拉弓,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zhǔn)。”

    “鐵漢,你選幾石弓?”

    王鐵漢以前還真沒拉過什么弓,也不知道這一石兩石究竟有多重,總以為一石有百多斤,會很重。

    想了想,“三石吧。”

    老賈親自選了三石弓給他,漢代一石大約只有隋的三分之一石,因此這三石弓實際上就是隋的一石力弓。

    這也是很強(qiáng)的練弓了。

    真正射箭,能射幾斗的弓就算不錯了。

    鐵漢接過弓,拉了拉,發(fā)現(xiàn)也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難拉,他一用力,猛的一拉,結(jié)果啪的一聲,弓斷了。

    鐵漢握著斷成兩截的弓,一臉懵逼。

    老賈也愣了,“沒事,你再試下其它弓。”說完,他轉(zhuǎn)身對一名郡兵道,“趕緊去把都尉喊來,說我們撿到寶了。”

    當(dāng)羅成聽聞出了一個大力士匆匆趕來時,正好看到王鐵漢在試七石弓。

    這可是三百多斤的弓力啊。

    王鐵漢用盡全身力氣,臉脹的通紅,弓緩緩拉開,最后直至拉滿。

    “怪物啊。”老賈嘆道。

    “確實天生神力。”雖說能拉開硬弓,不代表就能用這樣強(qiáng)的弓,但這個力量也是沒誰了。

    史載,孫武為吳國選擇武卒,要求是能操十二石之弓弩,而秦漢時標(biāo)準(zhǔn)也差不多,常見的漢弩中,一石弩到十石弩,其中九石弩弓力約267.84公斤。

    到了魏晉時,弓力依然是選拔士兵的主要標(biāo)準(zhǔn)。《晉書·馬隆傳》記載,西晉武帝咸寧年間,馬隆為討伐河西鮮卑的禿發(fā)部選拔勇士,要求至少“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弓力折算,大約就是需用“腰開弩”的方式引得237.6公斤的弩,用徒手的方式開得26.4公斤的弓才算合格。

    而《北齊書》上記載,北齊猛將綦連猛在一次與梁國使節(jié)比拼力道中,曾瞬間爆發(fā)、同時開了四張“力皆三石”的弓。與魏國精銳武卒同樣的十二石弓力,折算成公制,卻是633.6公斤對360公斤的巨大差距,如此看來綦連猛簡直是怪物一般的存在。

    相較之下,《金佗稡編》中“生而有神力,未冠,能引弓三百斤(大約189.9公斤),腰弩八石(大約607.68公斤)”的岳飛,以及《元史》中“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強(qiáng)(超過227.88公斤)”的木華黎,似乎就顯得稍遜一籌了。

    一般來說,弓力測量方法是墜以一定份量的重物。不過弓力也會隨季節(jié)與時間的變化有很明顯的差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永泰县| 天柱县| 通江县| 江西省| 庆元县| 昌宁县| 磐安县| 府谷县| 鄢陵县| 河间市| 辉县市| 永宁县| 吉木萨尔县| 潢川县| 类乌齐县| 滨州市| 富宁县| 留坝县| 延川县| 乌拉特前旗| 丰都县| 横山县| 青川县| 保康县| 崇阳县| 车致| 西青区| 互助| 灵台县| 九寨沟县| 姚安县| 会同县| 长子县| 孝感市| 冷水江市| 磐石市| 阿克苏市| 横山县| 繁昌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