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耕戰-《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大業五年末最后的幾天,章丘縣城外的郡兵營地忽然無比的熱鬧起來。
一開始,只是章丘長白鄉南山里的人趕來報名,但很快郡兵營納新的消息就傳了出去。紙包不住火,消息就如風一般的迅速傳開。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郡兵營要從原來的差役改為募兵,尤其是這一旦入選,就將授田給地的好處,徹底的激紅好多人的眼睛。
雖然要入郡兵營有好多條件限制,可不管符不符合身份,許多人都趕來報名,想要加入郡兵營。
不為其它,就為那最少五十畝地的待遇,也值得跑一趟。
章丘縣境內一半都是長白山,剩下的一半,那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陵多旱地多田地少。多數人早已成丁,卻連一畝田都沒分到的,更別說那些還未成丁的中男了。
均田令雖然規定中男也能授丁男一半的地,但連丁男都無地可分,中男又怎么能分到地。
可就算無地可分,但一旦年紀過了成為中男,就得開始服役。一旦成丁,還得開始繳租納調服庸。
早年朝廷甚至還規定按夫婦來征租調,一夫一婦為一床,一對夫婦納的租調比單丁要高的多,因此導致當時好多百姓都不結婚,寧愿打光棍。實在不行,那就不登記,暗里成親,表面上卻依然分開過,仍然裝單身光棍。
后來當今大業天子即位之后,便取消了這個規定,改成婦人不受田也不納租調,只男人受田納租,但均田令的規定聽的好,可地方的田卻只這么多,無田可授。
為什么長白山里以前有那么多逃民呢?
除了一些人是因為犯事逃進山的,更多的還是那些家里無田可種,卻要承擔丁役租調的貧苦百姓,走投無路之下才會逃進山去墾荒種地,以躲避課役,勉強求生。
羅成家以前一大家子十多口人,就只有幾十畝地,嚴重授田不足,但租賦課役卻一點不少,要不是家里以前有個鐵匠鋪子能填補點,這日子一樣的過不下去。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因此在這歲末年終,大家不顧天寒地凍,紛紛趕來。
縣衙里。
羅成還在與縣令張儀臣和縣尉杜如晦商定關于郡兵營改革的最后事項。
“百姓應募的反應超出我們的預期,十分踴躍啊!”張儀臣也早聽說了城外軍營門口的盛況。
“大家對土地的需求確實強烈。”
杜如晦道,“我只是有一事不明,你既然要招募新兵,可為何卻要限制年齡,只招中男呢?招年輕的丁男,豈不是更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安溪县|
枝江市|
河南省|
库伦旗|
六安市|
龙山县|
得荣县|
疏附县|
桦甸市|
镇赉县|
新巴尔虎右旗|
出国|
辽源市|
丹东市|
庆城县|
图木舒克市|
五大连池市|
贵溪市|
商河县|
朝阳县|
靖远县|
都匀市|
南岸区|
江陵县|
故城县|
庆阳市|
梁山县|
金湖县|
长白|
门头沟区|
沙洋县|
昌吉市|
新沂市|
乐山市|
邳州市|
剑阁县|
宣武区|
昌乐县|
大新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