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克明來了,坐。” 對杜克明,高孝基很客氣,也很熟悉,兩家其實就是鄰居,高孝基在大興城的宅子就在杜克明父親的宅子隔壁不遠,因此兩人早就十分熟悉。甚至杜克明經常登門請教高孝其學問上的事情,高孝基也早把他當成自己的學生。 “克明啊,上次吏部銓選,你的表現十分出色。吏部選部司上下官吏對于你印象深刻,好評如潮,我也大有顏面啊。” “都是老師教的好,如晦不敢自驕。” 杜如晦個子挺高,七尺身高,但是體格卻有些偏瘦,面色總是比較蒼白,是個白面書生。 “看你最近面色似不太好,舊疾復犯?” “回老師,一點小頑疾了,不礙事的。” “你要多注意身體,平時也別總是熬夜讀書,既傷眼睛還傷身,有空多練練騎射,或者打打馬球,強健下筋骨。” 簡單寒喧過后。 高孝基轉入正題。 “之前,本來已經定了你的去向,滏陽縣尉。你的成績,是這次銓選最好的,本來按例是要留你到部司或者在京兆的長安縣、或萬年縣任個功曹之類的。但是我否了,我給你選了個去處,滏陽縣尉。” 長安縣的功曹和滏陽縣尉,這兩個職位看起來差不多,可實際上天差地別。 長安縣是京縣,縣令的品級都是正六品,長安和萬年兩縣除了縣令、縣丞、主簿這三個標配外,甚至還配有兩個縣尉,以及六曹參軍,六曹參軍也是七品官,相當于外縣的縣令了。 而滏陽只是一個小地方,縣尉品級也才從八品下。 更別說,若留在六部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