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生游玩去山陰,瞧見了人家騎馬我騎著驢,又見一個推小車的漢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還別說,騎著小毛驢,唱著野調無腔,還真應景,小毛驢似乎受到了鼓舞,撒開四條小短腿,愣是不比戰馬慢,看得大家嘖嘖稱奇,主人妖孽,養的牲口也怪,怎么湊到一起的! 唐慎和總督張經別別扭扭,加上他又是浙東兵備道,索性主動請纓,去倭寇襲擊的重災區紹興坐鎮練兵。張經對鄉勇興趣不大,作為一個保守派,他是主張重整軍戶制度,恢復沿海的衛所,短期之內,就依靠狼士兵。 聽到唐慎要去紹興,張經欣然同意,只是要求軍糧軍餉必須自籌。唐慎心中好笑,他早就從兒子那里得到了保證,根本不用擔心銀子的問題。唐慎只是向張經討了一道令,要建立軍械作坊,生產火銃和刀劍盔甲,張經稍微猶豫了一下,也答應了唐慎的要求,畢竟造武器不算什么大事。 在永樂年間,對于威懾力大殺傷強的火器控制非常嚴格,只允許工部的兵仗局和內廷的軍器局制造,私自制造火銃,是要治罪的。正統之后,九邊武備松弛,急需火銃支持作戰,從寧夏鎮開始,陸續準許自造火器,禁令放開。 只是以往的戰事都停留在北邊,南方沒有多少制造武器的作坊,因此才逼出了狼筅這種土制大殺器。 張經也在籌建制造武器,只是花費太多,要工匠,要原料,還要反復磨練,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火器,張經認為唐慎完全是心比天高,不知道吃幾碗干飯。 唐慎也沒必要和他解釋,拿到了張經的準許,帶著戚繼光。還有田三,楊安等幾員干將往紹興而來。正巧唐毅要幫著徐渭找回老娘,也跟著老爹一起行動。 看著龐大的隊伍,徐渭是感慨萬千。自己來的時候,還是老師出錢,雇了一頭驢給自己。短短幾天時間,他徐文長也能享受到前呼后擁,鳴鑼開道的滋味。 路上偶爾遇到行人。都要退避三舍,躬著身體,連頭都不敢抬。 唐毅說過什么來的,權力是男人最好的衣服! 只要大權在握,哪怕是豬頭,也會有無數美女追著,把你當成潘安,反過來,哪怕你貌比潘安,最多也是別人手上的玩具。 徐大才子在唐毅的教育之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滑向墮落的深遠。 …… 紹興知府錢寧和唐慎同為五品官,而且還比唐慎早了三科,但他四十幾歲才考上進士,如今奔著六十去了,眼看著宦海生涯就到頭了。而唐慎才剛剛開始,就算為了后代子孫,也該留下一個善緣。 錢寧親自率領著大小官員,連同紹興的士紳名流,一起出城迎接。給足了唐慎的面子。唐慎也學得油滑許多,滿嘴沒營養的話,和他們虛偽地寒暄著。倒是唐毅深知徐渭的心情,離著紹興還有十幾里。就提前繞路,急匆匆進了紹興。 踏著青石的街道,兩旁不時飄來黃酒的香氣,天氣越發寒冷,溫一壺黃酒,切上姜絲話梅。既暖胃又養生。 徐渭突然拉住了馬車,對唐毅說道:“行之,一路上都疲憊了,喝點酒吧?” “喝酒?”唐毅聲調怪異地問道。 “啊!”徐渭尷尬地不知所措。 “徐大才子,近鄉情怯了不是?”唐毅說道:“拿出點爺們的氣勢,把伯母接回來,我陪你們喝一杯團圓酒。” 瞬間徐渭的眼圈又紅了,他咬著嘴唇,一揮馬鞭,車輛快速向前,沿著熟悉的道路,沒跑出多遠,就到了保康坊第一家。 高大的青磚院墻,朱紅的大門,鑲嵌著菊花釘,幾個家人懶洋洋坐在門前的條凳,睥睨地看著往來的行人。 抬頭看去,匾額寫著關府兩個字,這就是徐渭生母被賣的地方。 多少次在夢中,徐渭都在想著自己高中進士,風光無限,衣錦還鄉,把母親接出來,從此往后,就過好日子。 夢終究是夢,有醒來的時候,如今再度降臨了,會不會又是迷夢一場,他用力掐了掐大腿,還真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