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聯(lián)合起來-《我要做首輔》
第(1/3)頁
任何一個宦海沉浮幾十年的人物,都不會隨便亂來的。張經(jīng)的舉動看似十分瘋狂,簡單粗暴,打擊面巨大,但是仔細推敲,背后同樣有深沉的算計。
他敢這么做,首先是因為有足夠的底氣,張經(jīng)背后有執(zhí)掌吏部的李太宰,想撼動督撫一級的官員必須經(jīng)過吏部,也就是說,李太宰安全,張經(jīng)就穩(wěn)如泰山。而李默有個好徒弟陸炳,有錦衣衛(wèi)庇護,嚴黨慣用的抹黑栽贓誣告全都大打折扣,張老大人就有了放手一搏的膽氣。
同時,張經(jīng)對東南倭寇之亂,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倭寇猖獗,禍在市舶司,禍在通商,禍在貿(mào)易!
只要百姓向國初一樣,好好耕種田地,不去弄什么絲綢,瓷器,人心淳樸,不貪圖小利,東南自然安寧,沒有了財貨吸引,倭寇之亂自然消弭……
別管這套想法對不對,至少張經(jīng),包括他背后的李默都是這個看法,而且他們代表了相當多的大明官僚階層,士人精英的看法。雖然唐毅,唐順之,還有一大批洞察倭亂本質(zhì)的官員,不停宣傳,不停上書,但是固有的觀念就像是野草,哪怕烈火燎原,也不會輕易改變。
了解了張經(jīng)的想法,再去看他的措施,一目了然。
清查官場,整頓吏治,是打斷官商勾結(jié),打擊大戶,壓制海商,是為了斷絕走私。整飭軍隊,加強戰(zhàn)力是為了對抗已有的倭寇。
這一切匯成一柄利劍,利用東南的亂局斬殺千年妖孽嚴閣老,輔佐李太宰上位,只要君子執(zhí)政,小人退避,自然天下太平……
“要是天下事都這么簡單,或許就不需要我們發(fā)愁了!”唐毅仰天長嘆,“東南的人口比起開國以來,增加了兩三倍不止。城市更是雨后春筍,數(shù)量激增。大量的富余勞動力沒有田地可耕,只能靠著對外貿(mào)易,賺取利潤。養(yǎng)活東南的百姓。那些海商大族固然可惡,可是他們畢竟關(guān)系著無數(shù)百姓的生計,貿(mào)然出手打擊,只會讓百姓失業(yè),甚至流落海上成為倭寇?!?
唐順之深以為然地點頭。卻又苦笑道:“說這些有什么用,張部堂不會聽的,在他的眼里,只要是違反祖制,那就是亂臣賊子,天朝棄民,死就死了,他根本不會在乎?!?
……
唐毅想了半天,還是頹廢地坐在椅子上,抱著腦袋。
說實話。他開始厭惡所謂的清官了,這些人不知變通,不懂實務(wù),偏偏還長成了一顆榆木腦袋,寧頑不靈,油鹽不進。他們辦事一切以道德為標準,你道德有問題,做的一切都是錯的。捧著孔孟之道,捧著祖宗規(guī)矩,自以為是。就像是一個個刺猬,根本聽不進去勸解。
而且相比貪官,這幫人的危害或許更大。就拿眼下的東南來說,如果讓張經(jīng)繼續(xù)搞下去。王忬留下的抗倭措施都會被推翻,上百萬的軍餉,數(shù)千士兵的犧牲都打了水漂。
再進行重建,又需要花費多少銀子,犧牲多少生命,浪費多少時間。
試問。鄭永昌,何茂才,應(yīng)三元之流的貪官蛀蟲,恐怕加起來的危害還比不上一個張部堂!
可是,可是,可是……世人會真正思考這些嗎,張經(jīng)清廉能干,又不畏強權(quán),敢于和嚴嵩對抗,站在惡人的對面一定是好人,同樣和好人作對,一定就是壞。神奇的天朝標準,哪怕過了幾百年,唐毅也敢說張經(jīng)絕對是正面人物。和此老爭斗,要承擔的風險可想而知。
突然之間,唐毅竟然發(fā)現(xiàn),張經(jīng)簡直就是一顆銅豌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
硬的不行,軟的不吃,放任下去,危害不可預料,偏偏又沒法制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南靖县|
电白县|
左云县|
汶上县|
银川市|
拜泉县|
汕头市|
谢通门县|
福州市|
南岸区|
大厂|
穆棱市|
鹰潭市|
贵阳市|
义马市|
霍林郭勒市|
斗六市|
云和县|
徐汇区|
蒲城县|
合水县|
瓮安县|
镇远县|
巫山县|
大悟县|
兰西县|
大荔县|
莱州市|
嘉荫县|
庐江县|
杭锦后旗|
游戏|
绵竹市|
澜沧|
米易县|
保定市|
衡阳县|
博野县|
高唐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