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神武22年,三月初一。 郢都,渚宮。 更名為大乾王朝之后,乾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遷都。 一統東勝神洲之后,位于蓬萊島的神都,遠離主大陸,實在不宜繼續承擔王朝都城的重擔。 遷都,就成為必然。 有大臣提議,將新的都城設在大齊行省的臨淄,那里是大周王朝的舊都,乃東勝神洲龍脈匯聚之地。 乾元卻不這么想。 正所謂,新不如舊。乾元早就決意,直接將陪都郢都擢升為大乾新的都城,原都城神都也不取消,成為大乾的留都,或者叫舊都。 而且, 無論是對齊國,還是對已經消失的大周王朝,乾元都沒有什么好感,更沒必要湊到臨淄去,去沾一沾什么舊朝古都之底蘊。 至于說龍脈一事,到也簡單。 純陽真人呂洞賓出手,直接調整了東勝神洲的主要靈脈,使其匯聚到郢都,讓后者成為東勝神洲靈氣最充裕之地。 陽神真君,早就可以改天換地。 議政殿內。 乾元召集內閣組建以來的首次內閣會議。 除了宰相蕭何,梅里奇、蘇轍、張正隨、裴矩、劉松山、長孫沖、竇青云、海瑞以及九位閣員也都一一在列。 看得出,他們有些激動。 因為是第一次開會,乾元沒有設置什么太過具體的議題,而是提出一個看上去很務虛的議題——大乾的未來戰略。 兵部尚書裴矩第一個發言。 說起來,因為部門特殊,裴矩是朝中唯一一位,既在軍機處,又在內閣任職的大臣,被視為協調文官集團跟武官集團的最佳人選。 裴矩分析道“禹余天的格局已經非常清晰了,大乾如果想繼續對外擴張,目標無非就是三個,即朱雀王朝、北俱蘆洲四大妖國以及商王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