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武德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五,陰。 胡金生主持編寫的《英水下游疏導整治策略疏》新鮮出爐,于此同時,在張懷仁東奔西走下,治水資金跟勞力也都一一籌措到位。 一切就緒,只等乾元一聲號令。 乾元看完胡金生報上來的治水策略,眉頭卻不經意皺起,不是說策略不好,而是太好了,好的出了格。 按胡金生的籌劃,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英水之患,沿英水兩岸修筑30里長的堅固河堤,以收束河水。 于此同時,為了減弱英水水勢,同時也利于農田灌溉,改良土壤條件,建議以英水沿線的三條小河為基礎,拓寬,拓深,接入英水水系,再在入水口設立水門,也就是水閘,以分流、調節英水流量。 如此,可保英水至少三百年之內,再無水患之憂。 在奏疏中,胡金生還提出了具體的措施,比如砌筑堤壩的石頭,可在英水沿岸就地取材,河岸邊就有不少巨型鵝卵石。 離英水不遠也有幾座石頭山,可炸山取石,足夠筑堤之用。 看上去很美。 問題是,以古代的施工條件,砌筑堤壩所用之石材,必須切割成條石狀,再以糯米作粘結劑,施工起來非常麻煩。 至于鵝卵石,因為表面太光滑,根本不適合筑堤之用。 如此浩大的工程,又是冬季,天寒地凍的,怎么可能完成?一個不好,就會像前幾次治水那般,半途而廢,留下一個爛尾工程。 胡金生看似盡心辦差,實則居心叵測,這還是在忠叔跟他談話之后,如此陽奉陰違,看來是鐵了心要跟張懷仁一條道走到底了。 乾元已是動了殺心。 更加可惡的是,張懷仁在籌集捐錢以及征調徭役時,已經有意無意地把治水方案透露出去,說是王爺體恤民心,要做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治水是乾元提出來的,也是乾元強力推進的。 現在方案出來,表面上也找不到什么瑕疵,如果乾元否決,那無疑打了自個兒的臉,威信何存? 張懷仁,是要把乾元架在火上烤啊。 其心可誅。 坐在下首的忠叔同樣臉色無比難看,他清楚記得,當初找胡金生談話時,對方明確表態愿意另投山門,絕對會把治水一事操持好。 現在卻鬧成這樣,讓他在殿下面前無地自容。 “殿下,胡金生一定不干凈,我建議,把胡金生查個底掉,坐實他的罪名,收監候審。胡金生一倒,治水一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延后。” 忠叔提出補救之策。 乾元眉頭沒有一絲疏解,“胡金生只是小角色,張懷仁才是幕后黑手。拿下胡金生,難保張懷仁不再出什么幺蛾子,等到那時,我們更被動。” 張懷仁的手段乾元算是見識了,是真的挺高明,幾乎沒玩什么陰謀,用簡簡單單的陽謀就把乾元架住,進退兩難。 這樣的對手,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忠叔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到時見招拆招便是。” 這已經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