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會議結束后當場答應加入反物質工程的,只有幾位院士,而且這幾位的方向,還并不是與反物質技術直接關聯的,大都是些‘邊角料’。 而且,更讓他失望不已的是,半個月過去了,當初參加會議的院士們,僅有不到30人答應了加入,增加了20幾位,只堪堪達成了一半! 然而,這些院士大多仍是些‘邊角料’,核心部分的反物質技術攻關,回應的只是大小貓三兩只。 看來,真的被余老看透了。 無論劉峰再怎么吹噓他自己能夠解決反物質的生產技術,但這些家伙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沒有切實可見的希望,根本不可能打動這些老狐貍。 而那些處于‘邊角料’工程的院士,無論反物質技術能不能解決,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會損失什么,比如水利工程,比如材料工程,亦比如環境工程等等,如果自己沒有什么大項目,加入劉峰,何樂而不為呢…… 看來,他是得找王老板好好談談了。 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畢竟是他老人家的寶貝啊! …… 然而,無論劉峰招沒招到可靠的人手,反物質工程項目卻已時不我待、必須得馬上上馬了。 人手他還可以慢慢招,大的框架卻必須得先搭建起來。 畢竟,已經有數十位院士加入了他的團隊,不能讓人家閑著沒事兒干不是! 于是,期限一到,劉峰便帶領著這些院士大佬,再仔仔細細地對之前的那一份計劃書做了詳細地補充和整改,終于在2011年5月底的某一天,將反物質工程規劃大綱提交給了科技部,并且由張勤親自遞交到了長老會。 經過長老會的討論,大長老便大筆一揮——“同意”! 隨后直接任命張勤為反物質工程、代號‘9511工程’的總指揮,負責后勤、管理等相關事務; 而劉峰被任命為了副總指揮,負責技術的攻關和人員的調配工作,直接向大長老負責,并且還給與了他中南海行走的權利。 當然,9511工程對外卻以核聚變工程和超級對撞機工程為借口——調配人馬,分配資金,排兵布陣。 終于,2011年5月31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因為, 反物質工程的誓師大會——正式打響了! 就兩個字, 開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