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今天有點事,只能少更點了。 ————以下正文———— 居然……從我軍背后來襲? 站在自己的帳篷外,蒙仲皺著眉頭沉思著。 他營地內的駐軍情況,晉鄙軍駐扎西營,方城軍駐扎中營,北營與南營分別由趙軍以及韓軍駐扎,不可否認,相比較其余幾營,東營的守備確實相對薄弱些,畢竟這處營區(qū)背對著函谷關,縱使蒙仲也沒想到秦軍居然會襲擊東營——畢竟從函谷關的方向出兵偷襲他道中魏營的東營,這需要繞過他整個魏營,這就意味著必然會被晉鄙、廉頗、韓足其中之一發(fā)現情況,更別說方城騎兵主要就活動在這一帶,可以說函谷秦軍偷襲他東營的幾率非常小。 沒想到,秦軍居然還真的襲擊了東營。 此時,有幾名趙卒急匆匆地跑來稟報:“啟稟郾城君,我營遭到秦軍的偷襲,現下,廉司馬正率領士卒們奮力抵擋。” “唔。”蒙仲點了點頭,旋即不急不緩地朝著受襲的東營區(qū)與東北營區(qū)而去。 待等他快步來到東營時,魏將於應已經穩(wěn)定了營內的局勢,帶領著士卒們正在撲滅營地內的火勢。 不過營地外的荒野上,仍有持續(xù)不斷的廝殺聲傳到這邊。 “於應。”蒙仲遠遠喊了一聲。 聽到聲音,於應放下手頭的事物,立刻快步走到蒙仲面前,抱拳應道:“郾城君。” 蒙仲點了點頭,問道:“現在什么狀況?” 於應立刻稟報道:“眼下,廉司馬與樂司馬正率領士卒出城追擊那股秦軍……東營遭受襲擊的當時,是廉司馬率先反應過來,帶領趙軍支援東營,隨后在下亦與樂司馬率軍來援,合眾人之力,將秦軍擊退……” 從於應口中得知廉頗最先察覺到營地受襲,蒙仲暗暗點頭,心中暗暗稱贊于廉頗的機警。 想了想,他問道:“有秦軍落下的尸體么?” “……”於應有些不解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側身指向不遠處。 順著於應手指所指的方向,蒙仲看到不遠處躺著不少尸體,既有他聯軍士卒的尸體,亦有秦軍的尸體。 他走上前辨認了一番,確定大概率確實是秦軍士卒的尸體。 “……” 低頭檢查了幾具秦軍的尸體后,蒙仲站起身來,皺著眉頭沉默不語。 今夜來襲的,居然真的是秦軍? 別看方才在聽到營內的嘈雜聲久久不絕時,蒙仲腦海中第一時間便跳出了“秦軍襲營”這個念頭,但當他發(fā)現今夜偷襲他們的敵軍并非來自于函谷關方向而是來自于后方時,其實他也想過是否是齊燕兩軍反水——雖說這個可能性較小,但蒙仲方才確實考慮過這一點。 不過眼下在檢查過敵軍落下的尸體后,他基本上就可以確認了,今夜來襲的敵軍,確實是秦軍。 那么問題就來了,既然這支秦軍并非是從函谷關的方向來襲,那么試問,這支秦軍從哪冒出來的? 伏軍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段時間方城騎兵四處搜索巡邏,倘若果真有一支秦軍埋伏在他聯軍腹中,哪有可能不被發(fā)現? 排除掉這個可能性后,答案也就逐漸浮出了水面:這一帶,有一條隱秘的小道可以連通函谷關,極有可能是可以通往函谷關的背后。 問題是……要不要這么巧? 他今日下午還在考慮如何突破函谷道,或者說尋找偏僻的小路繞到函谷關背后,夜里秦軍就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與其說是夜襲他魏營,不如說是在變相地告訴他:你看,可通往函谷關背后的小路在這兒哩。 ……看來是著急了。 瞥了一眼函谷關的方向,蒙仲臉上閃過幾許似笑非笑的神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