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多謝。” 蒙仲拱拱手,同時心中也明白了魏王遫召見他的目的:原來是為了出征之事。 邁步走上石階,繼而跨過宮殿的門襤,蒙仲果然看到了田文、李兌等人——事實上不止他二人,還有翟章與公孫豎,在蒙仲邁步走入殿內(nèi)的那會兒,田文、李兌、翟章三人正站在王案旁,你一句我一句地對坐在王案后的魏王遫講述著什么,至于公孫豎則站在一旁,雖不曾插嘴,但看他模樣,顯然也在聚精會神傾聽地幾人的講述。 走近一瞧,蒙仲便看到魏王遫面前的王案上鋪著一副地圖,顯然田文、李兌、翟章三人正在向魏王遫講述此番討伐秦國的出兵路線。 鑒于不好打攪,蒙仲干脆就走到了公孫豎身邊,在與公孫豎相互點點頭權(quán)當打過招呼后,便一同傾聽著田文、李兌、翟章幾人的講述。 跟昨日在軍議會上講述的差不多,此番聯(lián)軍討伐秦國的路線,總共分為兩路,一路從魏國的河東出兵,直接威脅秦國的河西,即華陰、華陽、臨晉等地;而另一路則是常規(guī)的路線,即路徑韓國、攻打秦國的函谷關(guān)。 但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細節(jié)地方有些出入,比如說在攻打函谷關(guān)這條線上,原本一共攻打函谷關(guān)的暴鳶,其承擔的任務有所改變——在田文的講述中,暴鳶將率領(lǐng)韓軍從宜陽繞道至雒陰,偷襲函谷關(guān)的側(cè)面,至于暴鳶在正面戰(zhàn)場上的任務,則由齊燕兩軍取代。 聽到這里,蒙仲小聲對公孫豎道:“與昨日會議上講述的,有些出入啊。” 公孫豎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旋即壓低聲音解釋道:“昨夜薛公與奉陽君、大司馬商議了一宿,決定稍稍改變原來的策略。” 聽到這話,蒙仲頓時就明白了。 很顯然,昨日他對田文、李兌、田章所說的那一番話,使得這三位對齊燕兩國心生懷疑,因此故意將齊燕兩軍安排在正面戰(zhàn)場。 盡管公孫豎說得很輕,但還是被魏王遫所聽到,后者抬起頭來,看到了站在公孫豎身邊的蒙仲。 蒙仲遂立刻拱手施禮。 見此,魏王遫微微一笑,抬手手微微下壓,示意蒙仲不必多禮。 魏王遫的舉動,亦引起了田文、李兌、翟章三人的注意,三人不約而同地回頭看了一眼蒙仲,李兌與翟章微笑點頭示意,唯獨田文跟沒看見似的,繼續(xù)向魏王遫講述他聯(lián)軍的伐秦之策:“……公孫郡守兵出河東,雖這條戰(zhàn)線離秦國最近,但考慮到華陽君羋戎便坐鎮(zhèn)于陰晉,在下認為多半不能盡全功,但卻可以有效地為主軍牽制大部分秦國的兵力……而主軍這邊,關(guān)鍵仍然在于是否能攻克函谷關(guān),只要此關(guān)能夠攻陷,聯(lián)軍便能攻至咸陽,迫使秦國屈服。” 說著,田文又想魏王遫講述了聯(lián)軍的匯兵路線。 此番討伐秦國,魏國兵出兩地,一支是公孫豎的河東軍,主要任務即是牽制秦國的華陽君羋戎;而另一支則是蒙仲的方城軍,根據(jù)田文的意思,公孫豎會將約兩到三萬軍隊暫時調(diào)至蒙仲帳下。 至于出兵路線,方城軍徑直進入韓國腹地,在韓國境內(nèi)與河東軍匯合。 趙國那邊,趙國的軍隊將經(jīng)過魏國的河內(nèi),繼而轉(zhuǎn)到韓國境內(nèi)。 再加上韓國的軍隊,這三支軍隊,即此番聯(lián)合討伐秦國的核心主力。 除此之外還有齊燕兩國的軍隊,前者將從東郡進入魏國腹地,繼而趕赴韓國與聯(lián)軍匯合;而后者,則借道趙國,最終也于韓國與聯(lián)軍匯合。 據(jù)田文估測,魏、趙、韓、齊、燕五國的軍隊,至少可達到二十萬。 倘若再算上公孫豎的軍隊,此次聯(lián)軍的兵力估摸約在二十五萬上下。 不得不說,二十五萬軍隊,而且還都是各國的正軍,這已經(jīng)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但考慮到這次討伐的對象乃是秦國,說實話魏王遫對此并不是很樂觀。 他想了想,問李兌與田文道:“奉陽君,田相,二十五萬軍隊,是不是稍稍有點少了?” 可不是嘛,想當初伊闕之戰(zhàn),魏、韓、周三國的軍隊可是有接近三十萬,然而結(jié)果卻只得了一個慘勝,甚至于,若非魏軍中當時出了一個蒙仲,魏韓聯(lián)軍怕是要慘敗于秦軍手中。 聽到魏王遫這話,翟章在旁淡然解釋道:“大王,兵法云,兵貴精、不貴多,雖然此次聯(lián)軍估摸只有二十五萬左右,但皆是各國的正軍,老臣認為這個數(shù)量已經(jīng)足夠。……再者,齊燕兩國包藏禍心,若我三晉出兵過多,老臣怕到時候難以抽身而退。” 聽聞此言,魏王遫徐徐吐了口氣,旋即搖搖頭正色說道:“燕國無足輕重,齊國的話……寡人覺得齊國應該不至于會冒著得罪我三晉的風險耍什么詭計……田相懷疑齊國欲在聯(lián)軍討伐秦國期間耍什么詭計,寡人……” 他搖了搖頭,表示他并不是很相信這個猜測。 其實想想也對,在魏、趙、韓三晉聯(lián)合一致討伐秦國的期間,背棄與三晉的盟約,按理來說只要齊王田地的腦子還正常,就不至于會做出這種事——一口氣得罪魏、趙、韓三個國家,齊王田地真覺得他齊國可以以一敵三,對抗三晉? 但蒙仲卻知道,齊王田地指不定還真會做出這種愚蠢的決定,其原因就在于這件事背后可能有蘇秦挑唆。 然而遺憾的是,有關(guān)于蘇秦的事,他無法對魏王遫以及田文等人明言,畢竟蘇秦乃燕國奸細的秘密一旦走漏,就會直接破壞掉燕國覆亡齊國的計劃——在覆亡齊國這件事上,蒙仲作為宋人,他與燕國的立場大抵是一致的。 半個時辰后,待田文、李兌、翟章等人向魏王遫講述罷聯(lián)軍的戰(zhàn)術(shù),紛紛告辭之后,魏王遫當著公孫豎的面,將半塊指揮河東軍的虎符交給了蒙仲,并任命蒙仲為上將——這正是魏王遫今日召蒙仲前來的主要原因。 至于另外半塊虎符,則在公孫豎手中。 片刻之后,待蒙仲與公孫豎一同告辭離開王殿后,蒙仲看向公孫豎時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公孫豎的年紀、資歷都遠在他之上,且伊闕之戰(zhàn)后,也是公孫豎在盡力使河東軍恢復元氣,結(jié)果這次三晉討伐秦國,蒙仲卻被魏王遫任命為上將,職權(quán)之重勝過公孫豎,蒙仲當然會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公孫豎卻毫不在意,他笑著對蒙仲說道:“論治理轄地,訓練軍卒,老夫自忖還能勝任,可若是叫我?guī)П蛘蹋呛恰疫h不如你。”說罷,他拍拍蒙仲的肩膀,說道:“這次,我會將竇興、魏青他們幾人調(diào)到你帳下,希望你率領(lǐng)他們再次擊敗秦軍。……你若覺得對不起我,到時候就辦法多殺一些秦人。倘若有機會取下那白起的首級……算了,我也不給你過多壓力,你只需想辦法擊敗秦軍即可。” 第(2/3)頁